弘皙大婚之后,虽然康熙也没说让废太子一家搬出毓庆宫,但朝廷上已经有很多人上折子说这事儿了——既然不是太子了,那不明不白的住在宫里是什么意思?新上任的太子还住在宫外呢,你一个废太子,是不是该给新太子腾地方了?
说实话,瑾玉自己是不想住在宫里的,宫里看着地方大,但人也多啊。再者,康熙还是皇帝呢,这皇宫也还是康熙的。胤禛要进宫的话肯定是只能住在毓庆宫。
毓庆宫那地方,瑾玉也不是没去过,小的连个永和宫都比不上。这样的地方,也不知道太子是怎么将自家一个正妃三个侧妃还有两个侍妾给安排进去的。反正,让瑾玉去住的话,瑾玉是肯定不喜欢的,巴掌大的地方,吃完饭想在院子里走一走都没地方,走不开。
胤禛也不太愿意进宫,他不是和女人一样考虑住房的问题,他是不想住在康熙眼皮子底下。住在宫外,有什么事情,他都能第一时间安排下去,可住在宫里,那就和胤礽一样了。
两口子都不愿意,但你得和康熙商量啊。
于是,胤禛就表现的对胤礽十分友爱了——宫外都是皇庄什么的,胤礽在外面也没个王府,出宫了要住在什么地方呢?一辈子在宫里,怕是对外面那些住宅要求也高,看不上住不惯。
然后就等来了康熙一道圣旨——让胤禛去建造郑家庄。这地方就是给废太子准备的,让胤禛建造,一个是因为胤禛是唯一对废太子不会心怀杀意的人。再一个,胤禛自己建造的郑家庄,日后他肯定对胤礽也会更放心。
作为一个父亲,他能为胤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他日后总会死的,新君怎么对待一个废太子,那都是新君的事儿了。他当爹的,能给胤礽谋取一点儿生机就是已经足够了。
再多了,胤禛心里若是对废太子起了疑心,那可就要糟糕了。
反正不管怎么说,秋天刚到了,胤禛就又办差去了。虽说郑家庄距离京城不算远,胤禛也只偶尔去看一眼就是了,但是秋天到了也有别的差事了啊。
像是秋收赋税,还有中秋节颁金节,新上任的太子表示自己忙的分身乏术,连回府的时间都没多少。作为十三岁的少年郎弘晖,因为年纪也不算小了,不能总在宫里死读书了,所以,也有幸跟着胤禛开始观察了。
说是观察,是因为做决定的从来不是他,他只跟着胤禛看胤禛的处事方法,解决手段。然后,再被胤禛考问考问感想。等回宫了,还要被康熙给询问,再说一遍感想。
被帝王和太子两个人教导,弘晖也真是……一瞬间就从个小孩子变成了少年郎,沉稳了许多,也牢靠了许多。
剩下弘昀一个人在宫里读书,就总觉得没意思了,时不时的就来找瑾玉,想让瑾玉帮他告假他好逃课去。瑾玉这种做亲娘的,怎么可能会允许儿子逃课。
就算是心爱的小儿子,那也是要必须念书的。于是,打一顿,亲自送到先生手里:“该打打,该骂骂,还请先生不要客气,也不要看在谁的面子留情。教书育人,太子和我都是明白先生的苦心的。”
随后准备一份儿重礼送到先生府上,将尊师重道四个字做到极致。
这忙下来,转眼就到了康熙五十九年的冬天了,瑾玉早早就换上了羊毛衫和羽绒服,轻轻薄薄又保暖,看着外面的落雪,正想着是不是要再弄暖炉来,就见胤禛从外面回来了。
等胤禛走近了,她才发现,胤禛的帽子上和肩膀上,居然有星星点点的白色颗粒。瑾玉忍不住有些惊讶:“外面是下雪了?”
胤禛点点头:“刚开始下,很小,落到地上就没有了。”
瑾玉伸手帮胤禛解开了大氅的带子,顺手挂在门口的衣架上,然后再帮他取掉帽子:“你先去洗洗手,一会儿就该吃晚饭了,对了,弘晖怎么没回来呢?”
“汗阿玛留他在宫里了。”胤禛说道,弘昀因为功课没完成,也被留下来了,不过他是留在佟妃那边,免得进宫出宫的浪费时间。
也就是说,今儿这晚饭,只剩下他们两个用了。
瑾玉很有些可惜:“我还让人准备了新鲜的羊肉,准备今儿晚上吃羊肉火锅呢。”
“怎么,他们两个回来才能吃?咱们现在不能吃?”胤禛挑眉问道,瑾玉赶紧摇头:“那自然不是,就是只有咱们两个,那也能吃好吃的啊。你且坐,我让人去准备。”
胤禛摆摆手:“不用了,我让苏培盛往厨房去了。”
瑾玉眨眨眼,有点儿不太明白,胤禛这人,说好伺候也是很好伺候的,因为他不怎么管厨房里的事情,从不过问。瑾玉让厨房送了什么,他是从来没意见的。
但是,说不好伺候,那也是真不好伺候。
送是送了,人不说什么。但是,好吃了,喜欢了,人多吃两口,不好吃了,不喜欢了,人就少吃两口,挑食的很。
为不让他饿肚子,再将肠胃给弄坏了,瑾玉可是没少花费心思的。
“宫里有一只鹿冻死了,汗阿玛索性就让人给分了。”这可不是寻常的鹿,而是宫里专门养的,寻常都是喂的特别精细的,专门给康熙吃的鹿。
康熙一大把年纪了,非常注重这方面的保养,就是前年,宫里还有个小阿哥出生。
这种珍贵的药鹿,哪怕是冻死了,也是一种好东西。正巧胤禛当时在宫里,康熙就赏赐了一半儿下来。弘晖和弘昀年纪小吃不得,索性胤禛就将那两个给留到宫里了。
瑾玉有些兴奋:“是幼鹿?”好久没吃鹿肉了,自打胤禛做了太子,康熙就好像是忘记了狩猎一样,再也没带人去过猎场了。鹿肉这种东西,没有的时候想不起来,也不会特意去想。
可有了,就容易馋了。
胤禛点了点头,伸手将旁边桌子上的纸张拿过来看了看,见是账本,就又很没意思的给放下了。府里的账目,他是很相信瑾玉的,所以也不想花费时间看这个。
倒是瑾玉忽然想起来一件事儿:“我想着,是不是开办个学院,专门教导算数?”总觉得,这世上好账房很难找,找到了忠心问题也是个大事儿。
倒不如都是学院培养出来的,到时候大家签合同。有明文规定,有约束,说不定还能在商业税上稍微起到一些震慑作用?
“就是教导人专门做账本。”瑾玉说道,这不是什么大事儿。胤禛也就点头了:“不过,我倒是觉得,怕是不会太容易。”
首先是大家族,像是有点钱的人家,都喜欢用自家心腹,毕竟,账目这东西,可是紧要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