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73、第 173 章

胤禛不耐烦:“你要是想让我十五十六也行,我现在就去。”

说着就要起身,顺便要抽走七阿哥手里的东西,七阿哥赶紧护着:“别别别啊,不管四哥是不是走错门了,但现在东西是在我手上了,那就是我的了,四哥您说的我都知道了,我能立马写一个契书。不过,上交国库这事儿,汗阿玛知道吗?”

“暂且不知道,不过你交了他不就知道了吗?另外,你可以试试用钢铁之类的东西改进一下,像是轮子,用钢铁的可能更结实。这个链条,你可以单拆开卖,一个链条十个铜板。”

胤禛将需要注意的事情说给老七听:“这东西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若是有那聪明的人,拆开看两遍也就知道是怎么做了,所以最终赚钱的,应该还是钢铁做的。你尽量做的好一些,这样才能卖出来大价钱。”

谁家也不缺木头,这天底下也不是只瑾玉一个聪明人。

七阿哥点头表示知道,就好像现在遍地开花的玻璃作坊和肥皂厂还有羽绒服厂还有羊毛衣服场一样,虽然都是四嫂率先弄出来的,但是做法不算难,四嫂也从来不禁止民间跟风,所以这些东西,别人只要会,只要愿意干,那就能干。

自行车这东西现在看起来难,但保不齐一两个月就有人能跟着做出来了。世上能人多,四嫂也不是天下第一聪明人。

胤禛交代完就走人了,胤佑兴奋的很,立马就开始盘算要在哪儿设立场子了,按照他四哥四嫂的性子,定是要招聘外面的人才行的,所以还得让人去招工。

倒也不怕新招工的人什么也不会,学呗,学会了留下,学不会的,签订个协议放走。

康熙很快就知道这自行车的事儿了,他就忍不住微微叹口气——老四这胸襟,他是真喜欢。可以说,他最看重老四,也是因为老四这重情重义,对兄弟们是很包容的,不像是其他人,恨不得对方早死早超生,胤禛是不管多大仇,能帮一把都会帮一把的。

除了胤禛,剩下的所有人,不管谁登基,都可能会死兄弟。

只胤禛,他最放心了,可就是这个那拉氏,不好弄。还是那句话,她有什么坏心呢?她好好的一个人,不祸国殃民不作妖不谋利不营私,可偏偏,就是太好了,才会让人更忌惮。

忌惮不忌惮的,瑾玉也不知道,反正京城中新鲜事情多,也就表示没人会议论雍亲王府后院的事儿了,于是等过了中秋节,她就施施然的带着宋氏和武氏回了王府——当然,瓜尔佳氏是留下了,自有嬷嬷会去将她放出来,只要她安安生生的,那园子里是不少她一口饭吃的。

这不是天儿冷下来了吗?瑾玉就想着,将柜子里的棉袄啊,皮毛啊,还有毛衣什么的,都给翻找出来晾晒晾晒,等到了十月份,过了节气,就能直接换了。

然后,她就在这些皮毛里面发现了点儿东西——早些年她写的手稿。她原本打算出育儿经第二部的,可后来事情多,她就将这些事情给放下了。

另外还有花月她们几个,瑾玉是打算让她们出一本关于编织和做衣服的书本的,也因为各种事情耽误下来了。

这些书稿没地方放,都被她给塞到柜子里去了。现在翻找出来了,左右没事情做,瑾玉就打算给整理整理,争取年前给印刷好,然后早日上市。

为这事儿,她还专门找了林老三和张老三,让他们提供一些小儿很容易得的病症,然后写上寻常用的药方。当然,就是寻常小病小痛。大病还是要上药铺的,有时候一点儿症状的差别那就是两种病情的区分,只有大夫才能分的更明白,看书是看不出什么不同来的。

天气不是很冷的时候,她就带着宋氏和武氏在花园里,宋氏看账本,武氏画画,她自己写书。天气冷的时候就窝在软榻上,宋氏和武氏不过来了,她自己也自自在在。

颁金节之前,她终于是将这第二部给写出来了,然后火速拿到印刷厂去。刚印刷出来没几天,京城上下就又开始议论这本书了。

当然,也卖疯了。男男女女都会买,男人买回去给妻子儿女,女人买回去自己看。

相比较之下,由花田足收集整理出来的编织大全就卖的没有那么好了,不过,也不差,买书的钱有七成是分给了花月的两个子女,剩下的三成是给了花田,毕竟花田也花费了功夫的。

瑾玉在民间的名声更进一步之后,康熙就忽然下了一道圣旨。

二废太子。

小半年时间,江南那边的盐税案是终于查清楚了,太子胤礽,每年能从盐上面,抽走三百万。

三百万是个什么概念?每年朝廷才能得五百万,胤礽一个人,抽走了一大半。甚至,江南巡抚为此丧命,江南那边这两年乱的很,无辜百姓生活的很苦,就好像和京城是分成了两个世界,京城是天子脚下,繁荣昌盛,民安居乐。江南那边是衣衫破烂,朝不保夕,无辜丧命。

这圣旨其实是没引起多大波澜的,上到康熙,然后是胤礽自己,下到朝臣百姓,谁都知道这两年太子越发的嚣张不像话,早晚是要被再废掉的。

并不算什么稀罕事儿,早就预料到的事儿。

甚至胤礽自己都没有闹腾,就很平稳的接受了圣旨,然后,请旨要搬出毓庆宫。

康熙没应,胤礽虽然被废,但背后并不是真的一点儿势力都没有了。他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有些人身家性命,甚至一整个族群的命运,都维系在太子身上,不可能是眼睁睁的看着太子倒下,然后自家也跟着没落的。

所以胤礽不能出宫,否则就是鱼入大海,指不定哪天就要掀起来冲天的海浪。

紧接着,康熙就下了第二道圣旨——册封胤禛为太子。

这一道圣旨那可就是一道惊雷了,半空中炸响,震得人差点儿都要聋了。

虽然这事儿给太子被废一样,几乎是人人预料中的事情来,但谁也没想到康熙会这么早就册封,难道不应该是再等两年的吗?

难道不应该是再考察考察,然后将老八老九拉出来溜一圈,然后除掉各种障碍,再将胤禛给拉上去的吗?怎么就这么突然,招呼都不打一声的,就册封了呢?

连胤禛自己都不敢相信,在胤禛心里,康熙是将权柄看的比儿子还要重要的人,怎么可能会无缘无故的,就这么的册封太子呢?

他当即就进宫了,康熙还在看折子,只冲他摆摆手,让他在旁边等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