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和谐,这宫里的日子就好过,上上下下,全心全意的伺候这么一个主子就成了,也不用整天弄些勾心斗角的,为自家主子出头争宠的隐私事儿。这样一来,不光自己,全家上下老小都能安然,这不挺美满的吗?
就算是有抓尖儿的,可对着两个毫无上进之心的宋氏和武氏,还有一个完全不能踏出冷宫一步的瓜尔佳氏,也是有心无力,使不上劲儿。
对了,瓜尔佳氏那宫殿,现下在众人眼里,就是一处冷宫了。一年半载的,能进门的也没一个,就是瓜尔佳氏的亲娘,递过几次牌子,也全都被瑾玉给打发了——没有位分,算不得高位,宫中规矩是不能见外人的。
瓜尔佳氏的亲爹上折子,胤禛也总是视而不见,时间长了,这事儿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转眼也就到了蚕桑节,瑾玉穿着大礼服,先是带着诰命们去蚕室,说是蚕室,其实就养着几条白胖胖的蚕,还是宫人们精心照看,从头开始养的,因为这个寓意,但凡出现有什么不舒服的,立马就会被换下来。年年众人所见到的,都是养的好好的,生龙活虎的那种。
照例是先祈福,然后,亲手抓几把桑叶放在筐子上,看蚕宝宝们争先爬到桑叶上吃——毕竟也是饿了一晚上加一个早上了。然后再说几句勉励的话,这一环节就算是进行了一大半了。
若是诰命里或者宗室里有瑾玉比较看重的人,她就会邀请帮忙一起喂蚕。就像是这会儿,她自己抓完了桑叶,就招招手,叫了十三福晋上前来,亲自递给十三福晋几片桑叶。
下面看着十三福晋的眼神就满是羡慕了,毕竟这荣耀,那是轻易得不到的。不像是往日里皇后的夸赞,那只要表现好,不说多了,一两句总能有的。
这一年一次的蚕桑节,能帮着皇后娘娘喂蚕,那在天地神心里,那就是皇后娘娘的帮手。说出去,哪怕是在民间,声望也都会立马上去。
说句不好听的,一旦有朝一日,瑾玉不能主持事务了,宫里若是也没有妃嫔能出面,那么,现下帮着瑾玉的人,将来就能暂时代替瑾玉掌管一切事情。
喂过蚕宝宝,就该进行下一步了——皇后带着众女眷织布。前面胤禛那边,也根据时辰,现下大约是带着人在耕地来着。瑾玉带着人进门,然后,众人的视线就被新型织布机给吸引了。
不过说实话,为此震惊的没几个——都是内宅夫人,今儿能跟着进来,就说明家世不错,这样的人家,谁家会真心让女儿学织布?好点儿的,会一手好刺绣,好女红,不好的,连个针线活儿都做不了。
织布什么的,织布机认识她们,她们也顶多算是见过,具体的织布机能有多少作用,能织出来多少布,瑾玉敢说,在场的人,能有那么三四个知道都是了不起的事情了。
她也不废话,跟一群不懂的人说这些,那就是对牛弹琴,现下是亮亮相,回头赏赐下去,她们自己带回家了,家里的男人自然会去想这新型织布机的事儿。
当着人的面儿,瑾玉的手十分的沉稳,三两下,几条线推上去,就隐约可见雏形了。没换别人,因为别人都没用过,掌握不好,容易出问题。
就当身后的人都是不存在的,瑾玉一下下的推着织布机,半个时辰过去,有诰命快坚持不住了,偷偷的动了动脚,因为穿着花盆底,还不敢动作太大。一个时辰过去了,有些上了年纪的,身体都开始发抖了。
眼看着有些人快要坚持不住,脸色发白的开始往旁边晃悠了,瑾玉这才起身——一块布不算大,但是得成型,这才能拿下来。
“这块布织的好。”看着宫人们去将布匹取下来,十三福晋忙夸赞:“细密,匀称,看着也有几分绵软,想必穿在身上也是很舒服的。说起来,我瞧着主子娘娘织布的速度很快吗,可是这织布机,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瑾玉笑道:“还是你眼尖,真不愧是跟着老十三风里来雨里去的,眼神是有的,这是新型织布机,回头本宫做主,赏赐你们一家一个,都拿回去好好看看。”
说完将那布料收起来——也不能浪费了,回头祭祀了蚕娘娘,这么一块儿布,还能给胤禛做一件儿里衣呢。
胤禛在前面,也说了这新型织布机的事儿。
一个说,大家可能不是很在意,但两口子都说,那就是大事儿了,回头众官员就开始研究这织布机到底是有什么不一样的了,有机灵聪明的,很快就想到了这速度方面。
现下大清所有的棉布,几乎都是江南那边出的,因为织布机速度慢,每家每户都不是靠这个吃饭的,顶多就是改善生活,可若是,这布料忽然多起来了呢?
朝廷上的事儿,自然有朝堂上的大人们来商量解决。
瑾玉向来是不怎么掺和这些的。她忙里偷闲,准备弄个报社出来了——天下咽喉,得掌握在朝廷手里才能起到最大的作用。原先的官报有些太正式了,并且数量少,除非是朝廷官员,否则寻常百姓都是看不到的,看不到的人如何了解朝廷大事儿?道听途说。
这种传话的方式是最容易出现错误的。然后,也会给有些官员带来贪污的机会,上面的政策下面的人不知道,不知道就不会闹,不闹起来谁也不知道,谁也不知道的事儿,怎么能叫贪污呢?
再者,所以最好是出个官方的报纸。因为日后胤禛的改革肯定还有许多,像是摊丁入亩这种事情,若是胤禛广而告之天下,再将自己的政令解释清楚,百姓们不是傻子,他们自然能看出来这政令对他们是有好处还是没好处的。
若是百姓们都同意,那官员们谁敢冒着天下大不讳说自己不愿意?谁还敢和胤禛对着干?
到时候,这政令是不是就能轻而易举的推下来了?
当然,现在还不能将摊丁入亩这事儿给计划上,因为这报纸,现下还没个雏形呢。首先是选稿问题,得和胤禛商量一下。这个朝政方面,是不是能适当的往上刊载。
然后是印刷问题,瑾玉是有自己的印刷房的,因为她之前出过几本书。说起来这几本书,瑾玉觉得,该出育儿经的第三部了,先做个记录,回头得准备上,安排好。
然后再是贩卖问题,京城这边先推广开,然后再往地方上。现下迅捷快递也十分发达了,这报纸送过去,像是边疆那样的地方,最慢也就一个月,最快了,半个月就能到了。
所以这推广算下来的话其实不是大问题。
然后是定价问题,瑾玉不想将报纸定价太高,因为本来就是给百姓们看的,定价太高还会有人看吗?这样的话,人工,纸张,油墨,还有运输费用,这些都得放在广告上了。
还是那句话,瑾玉自己手里有产业,所以前面这些广告,暂且用不着去求别人家,只自家就可以定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