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84、第 184 章

从选材到印刷,再到投入,整整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

然后,按照瑾玉的主意,街面上就出现了许多十来岁的小孩子,背着书包,喊着卖报纸。

这一新鲜事儿,立马就吸引了京城百姓们的视线。京城百姓,那是很有钱的,一个是因为能在天子脚下买房子居住的,都不是穷人,一个也是因为京城的厂子多。

所以两文钱一份儿的报纸,几乎是一上午就被卖光了。

接下来,茶楼里,戏院里,厂子里,街头巷尾,甚至,连学堂里,都在讨论这报纸上的事情了。

关心民生的是讨论这上面说的朝廷政策——皇上说,今年的赋税要减少一成,这一成到底能有多少?若是赋税减少,朝廷的银钱会不会跟着少?

最重要的是,这政策能不能落到实地?

关心科举的,就看上面关于这次恩科的事儿,恩科已经举行过了,名次都下来了,这次报纸上登载的是恩科的出题,以及皇上的解释,为什么要出这个题目,最主要想看学子们什么样的思绪。

消息层层递进的养心殿,胤禛听张廷玉说完这报纸的销量之后都忍不住瞪大眼睛了:“你说全都卖出去了?”

“是,微臣之前有些担心,只打算印三万份儿,京城百姓总共六万口,其中读书人有八千,宗室有八千,勋贵人家有八千……”当然,八千是虚数。

这报纸是稀罕东西,能有三万份儿,就是这些人全都买了的意思。但是,读书人里面也有穷人,勋贵人家也有不喜欢这八卦的,宗室里怕是更有不爱读文字的。

三万份儿是足足够的,指不定还会有剩余的。

然而他去问过皇后之后,皇后就下令,加印两万。反正,这头一批报纸的钱都是皇后出的,加印就加印。

可谁也没想到,五万份儿,全都卖出去了。一张没留下,甚至还有许多人买不到,追到张家门口去问张廷玉的。

张廷玉上哪儿再给他们变出来一张报纸啊?

“皇后是怎么说的?”胤禛问道,张廷玉原本是要问问瑾玉要不要再将之前的版面拿出来印刷一下的。

瑾玉没同意,张廷玉就摇头:“娘娘的意思,卖完了就是卖完了,报纸这种东西,讲究的是一个时效性,若是过了这个时间,新闻就没价值了,外面都已经对报纸的内容议论纷纷了,这会儿再加印,那是绝对卖不出去的。”

别看这会儿有人想求购,但过了这个时间段,内心的激情没了,也就无所谓了,买不买都一样了。

“皇后娘娘还说,既然这报纸卖得好,那日后就半个月出一次。不光要详细解释朝廷的政令,还有关于朝廷若是要处决官员什么的,也最好是登报纸说一下原因,贪污的话是贪污了多少,谋反的话是有什么证据。”

张廷玉一边说一边小心看胤禛脸色,见胤禛若有所思的样子,就觉得,民间传言关于这一点儿是真没说错——帝后和谐,天下之福啊。

若是真没有后宫争斗,帝后两个人都是一心一意的为朝廷着想,为百姓着想的话,那大清再过十年,会是个什么样的大清呢?

张廷玉也觉得,自己现在是满身干劲儿——当臣子的,不就愿意辅佐这种知道上进能为百姓的帝王吗?将来青史留名,少不得一个君臣相得的佳话。

接下来这报纸的事儿还有得忙,一个是往外地送货的事儿,朝廷这边要和迅捷快递洽谈,达成合作,稳定的合作。

一个是不少商家发现了这个登报纸做广告的事儿,这广告的名词可真是定义的好,广而告之嘛,现在这报纸,听朝廷的意思还是要送往大清各地的?

那这广告,是不是也要跟着报纸送到大清各地的?那现在不赶紧抓住机会,还等什么呢?

于是,报社门口,全都是人了,摩肩擦踵,一个个的举着手喊我我我,就生怕没被选上。

报社里面,张廷玉很稳重:“先将咱们的条件给摆放在门外,有觉得自己不合格的,自己就会走了。能留下来的,咱们再具体的谈。”

定下来一个广告价位,达不到的先退散好了。

“张大人,皇后娘娘那边送来了条子。”有人急匆匆的进来,举着一张纸,张廷玉忙起身,恭恭敬敬的接过来,然后念道:“报纸上可增添一美食栏目,每期登载一道大菜做法。”

不等张廷玉说什么,他儿子一拍手,很是赞叹:“妙啊,民以食为天,若是能有一道菜的做法,这报纸就是严肃和轻松的结合,就像是一道菜中的点缀,立马色香味俱全了……”

张廷玉无语的看一眼儿子——这儿子现在简直就是个马屁精了,不管皇后娘娘什么主意,他都先拍手夸赞,简直就像是个狂热的信徒。

算了,不说儿子,他自己,不也时常为皇后娘娘的妙思而赞叹的吗?

皇后娘娘,果然是奇女子。

作者有话要说:当当当当,新文开了哈,欢迎大家收藏,么么哒,爱你们,求亲爱的们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