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洞,少年?半死不活?那人是连客暄?
怎么可能!
那人当时明明比自己还要矮了半头,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十年过去了,他比自己高出去了一头?
古惜今半晌才回过神来,道:“连大哥,你确定你没弄错”
“没有错,就是你。说吧,想要我怎么报答你?”连客暄笑道。
“报答?”
“没关系,你慢慢想。你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慢慢想。我明日就要出发了,刑部的一干事宜你要多小心。本来这些话是要等我回来才告诉你的。可是看你刚才那警惕的样子,我觉得还是先告诉你的好。起码你不用再怀疑我对你的用意。古贤弟,这下你可心安了吗?”连客暄的声音轻柔,他想着幸亏明日就要出远门,不然还真不知道要怎么面对古惜今。
看他这一脸错综复杂的表情,也不知道会不会被自己给吓跑。
古惜今拍拍自己有些僵的脸颊,苦笑道:“嗯,想想,我会好好想想的。”
“喝了酒我们就回去吧?馄饨摊可要出摊了。”连客暄道。
“嗯,好。”
孤零零的山顶上,徒留下一地的落日余晖,两个并肩的身影被拖得渐渐没了形状。
馄饨摊还是昨日那样的温度。
两个人下了山到了馄饨摊,天色已经不早了。
古惜今毕竟不如连客暄来的壮实,也没有他那么好的功夫底子傍身,到了馄饨摊的时候,古惜今觉得自己脚底发虚,整个人只想赶紧找个床躺上去。
馄饨端上来的时候,连客暄把筷子递到古惜今眼前:“怎么?累了?吃完了我送你回去休息。”
“不用,我自己回去就行。”
“不行,那边有人盯着我们。要是我让你自己回去了,怕是一会儿宁伯父又要去找你谈心了。”连客暄笑着对着古惜今挑了挑眉,示意他不要回头,继续吃自己的馄饨。
远处装作买胭脂的几个老爷们,是宁尚书府上的人,倒不是说他们隐藏的水平不好,因为这城里的防守连客暄掌握的太清楚了,有武力的基本在刑部都存了档。
还没来得及存档,并且没有引起人怀疑顺利到京的人,只可能是刚刚回京的宁尚书府上的护卫。
“宁尚书为什么又要盯着我?我已经说的清清楚楚了。”古惜今挑着碗里的馄饨,满脸的无奈。
“他那种年纪的人,自己认定一件事就会执拗的认为自己是没错的。他觉得他儿子现在不回家,肯定和你有关系,自然会找你谈心。我同你从这吃了馄饨,再送你回府,宁尚书知道了,就会知道相对于他儿子对你的迷恋程度,我这个声誉还算不错的连尚书,才是真正的误入歧途。”连客暄说完又用余光扫了一眼准备撤退的两个探子,继续说道:“宁伯父只会感叹我愧对祖上,但是不会过多干扰。”
古惜今抬眼,“为什么会觉得你愧对祖上?”
“你以为他们这些人回去会怎么回禀?”连客暄道。
是啊,连客暄是个什么样的人,满朝堂谁人不知。
他对古惜今的不一样,所有人都能看的出来,何况是眼尖的宁远山。
两人还经常约着一起出出城门,吃个馄饨的,宁远山难免会往别的地方上想一想。
连客暄就是想让他往别的地方想一想。
最好再多嘴的给传一传更好,省的自己不在的日子里有人会难为古惜今。
此时的连客暄满脑子里都是古惜今对自己的救命之恩,哪里还能想象什么人言可畏这种他平日里就不怎么关心的东西。
“连大哥你用不到为了照顾我把自己拖下水的。”古惜今抱歉道。
“嘴巴长在他们身上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只要宁伯父能打消找你麻烦的念头,其他都无所谓。而且……算了。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连客暄把后面的话咽在了馄饨汤里。
而且只要宁远山认定连客暄和古惜今有苗头,就会明里暗里帮衬着古惜今不让他在朝堂里受困。毕竟连客暄如果真的能和古惜今有牵扯,自己的儿子就不会有机会掺和进来。那么他们宁家的香火就不会有问题。
连客暄轻笑,心中暗道,宁伯父,我不在京的日子里,麻烦你给我把人看好了。
“连大哥明日几时上路?”古惜今问道。
“怎么?贤弟要来送我?大可不必。我本来就是假意禁足,实则出城,越少人发现越好。”连客暄付了馄饨钱,招呼古惜今起身回府。
“连大哥,我还有一句话想问你。”
“请说。”
“你当时在山洞里唱了一首曲子,你还记得吗?”
※※※※※※※※※※※※※※※※※※※※
求收藏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