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29 牛皮嘛,谁都会吹

一百多年前,边关九胡祸乱,滋扰长安府周边长达三十余年,时任皇帝大兴不得不迁都洛城避祸十年,史称:“九胡乱西夏”,“半甲祸乱”。

河间府周家应命起兵勤王,数年间一一平定九胡,更诛灭其中两支胡族,护佑朝廷还于旧都。大兴皇帝亲赐大赦令一枚,封周家先祖为世袭河间王,八百里河间府为其封地,以表其功。

周家先祖功盖寰宇,风头一时无两。

天下局势逐渐平定,大兴皇帝担忧周家位高权重,尾大不掉,便屡有撤爵削权想法,却又受限于当时局面,诸多顾虑。

正纠结难下,周家先祖却猝然离世,加上五个阵亡于疆场的儿子,父子六人尽皆故去,仅剩下一位五岁孙儿延续血脉。

周家先祖壮年突死,倒也意外保全了周家,王位得以延续,封地平安无忧。

大兴皇帝不及实施“飞鸟尽,良弓藏,走狗烹”的策略,便不了了之。

还都长安府后,大兴皇帝又在位十年,留下“八守节守边关,一王住河间”的局面,交给了继任者大隆皇帝。

大隆皇帝在位十五年,庸庸碌碌,一事无成,不但未能解决九位诸侯拥兵自重的问题,反又在边关增添四位守节,难题顺延给了他的儿子大昌皇帝。

大昌皇帝在位十五年,守节又增六位,问题传到大盛皇帝手中。

大盛皇帝在位十一年,守节再增六位,至此天下已有二十五路守节。

接下来依次是大文皇帝,在位三十年,后传于大武皇帝。

大武皇帝在位十八年,因无子嗣,大成皇帝上位,如今是大成二年。

守节之患至此绵延百年,愈演愈烈。

百年来,大夏历经七帝,兴,隆,昌,盛,文,武,成。却一代不如一代,将大夏气运折腾的差不多了。

张玉郎生于大武一年,今已虚度二十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