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大营。
曹操端坐在大帐正中,一旁立着一位身穿官服的男子。
不多时,荀彧和郭嘉二人走至帐前。
臣荀彧、臣郭嘉,求见主公。
帐内传来曹操冷冷地一声,进来吧。
大帐帏帘应声而启,荀彧和郭嘉二人迈步走近帐中。
参见主公。
曹操点头一应,随即说道:仲德啊,把你的话再接着说说吧。
那男子却有些为难,低声道:主公,如今大军已然出征,臣再多言无益,不如静观战事为好。
哎,仗该打的要打,事该议的还是要议,但说无法。
曹操一语道罢,那男子便犹豫地拱手道:主公,依臣之见,那琅琊诸葛亮野心勃勃,又连战连捷,如今割据四郡之地,日益强盛,主公宜当立刻派兵剿之,莫要纵其壮大。
文若,奉孝,你二人也听见仲德的话了?你们觉得如何?
荀彧听罢,不慌不忙地拱手一拜,说道:主公,程大人此言实在有些危言耸听,诸葛亮兵锋虽盛,却独木难支,而南阳张绣坐拥南阳三十七县,带甲七万有余,又有荆州刘表以为援,此乃主公劲敌。
主公刚刚上奏汉帝,封诸葛亮为琅琊王,二者已成交好之态,此事发兵,实在不智也。
郭嘉听罢,也从容地迈步上前,奏道:主公,程昱大人所言,虽不无道理,然利弊权衡,自然选利重害轻之事,敢问程大人,诸葛亮与张绣相较,孰重孰轻呢?
程昱不发一言,两手对在胸前,静静地立着。
只听郭嘉接着说道:主公,张绣据雄兵于南阳,则主公终日无法东进,可见张绣之害,犹如萧墙祸起,乃心腹之患,膏肓之疾,不可不治。
而诸葛亮虽据琅琊四郡,然却是盈尺之地,置锥之一隅,试问主公,尺寸之城,弹丸之国,又何足虑之?如是,诸葛亮兵微将寡,不足为虑,此实乃疥癣之病也。
曹操正留神听着,帐中的程昱却放声一笑,拱手道:哈哈哈,二位大人真是好口才,下官自愧不如。
张绣之于诸葛亮,的确兵威更胜,可是二位大人却忘了一件事。
荀彧和郭嘉听着程昱的话,有些疑惑。
只听程昱又道:诸葛亮虽弱,却野心勃勃,张绣虽强,却胸无大志。
张绣雄据南阳,拥兵七万,却只思偏安,而诸葛亮只率轻骑三百,便敢破鲁灭国,此二子,岂可同日而语乎?
程昱气定神闲,口中所言掷地有声,听得曹操扼腕冲冠,身躯止不住地颤抖。
荀彧和郭嘉也有些哑口无言,只听曹操慢悠悠地说道:仲德啊,你们各执一词,却又各有其理,我一时也难以分辨孰是孰非。
曹操话音刚落,程昱登时跪地而拜,声嘶力竭地喊道:主公啊,诸葛亮仅率千余轻骑,便能陷阵破城,如今又晋升琅琊王,其位已凌驾于主公之上,主公万万不可养虎为患,坐视诸葛亮日益势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