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下邳郡。
东城县,府衙之上。
酒已三巡,肴过五味。
鲁肃、刘备和周瑜三人的桌案上,已经是一片杯盘狼藉。
酒足饭饱的三人正斜坐在席上。
此时。
刘备忽而悠悠地问道:
子敬,如今天下已乱,汉室衰微,各地群雄蜂拥而起,黎民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颠沛流离,民不聊生
子敬乃当世豪杰,可有何定国安邦之策?
刘备直言一问,堂上的鲁肃顿时显得有些迟疑。
略微一想,鲁肃清声回道:
玄德兄实在是高看在下了,在下不过是一县之丞,位卑才薄,哪里有什么定国安邦之策
只是有些佣人之见罢了
刘备闻声大喜,急忙追声道:
请君一言,请君一言!
鲁肃眉头一展,旋即便和声说道:
以肃愚见,汉室之所以衰微,无怪乎宦官专权之祸,重税苛政之患二因。
宦官当政,则皇权受制,横征暴敛,则民不聊生。
又有各地豪强并兼良田,致使沃野无踪,流民四起
黄巾之乱,汉帝起王师镇压,可因此则成群雄割据之势态,天下也因而大乱。
听到这,刘备顿时连声称赞。
子敬所言极是,备也深知此祸,可如今天下已然纷乱,子敬可有良策?
鲁肃听声,正要开口,忽而看到了堂下的周瑜。
只见周瑜正眯着两眼,眉头微皱。
鲁肃看出了周瑜的眼色,随即便略微一顿。
清了清嗓子,鲁肃接着说道:
玄德兄,在下一介小吏,若有真才实学,早已出将入相,安能在此虚度余生?
所谓良策,不过是独善其身,施钱财,舍土地,周济穷困,结交贤良而已
这天下大势,绝非是肃一人之言所能左右的
听到鲁肃的话语,刘备心知鲁肃自是不愿袒露心声。
凝眉一想,刘备的面色却并未焦急,转而笑声问道:
子敬,眼下袁术已几近败亡
请恕备斗胆,敢问子敬今后有何打算?
鲁肃听罢,眼中随即映出一抹难以捕捉的神色。
目光朝堂下的周瑜望了一望,鲁肃随即和声回道:
玄德兄,在下乃一介小吏,值此天下大乱之际,心中虽有救国安民之志。
然位卑言轻,肃也自是有心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