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
朝堂。
整个朝堂已然沸腾。
大获全胜!
虽然北王宁君未曾将西崖军全歼在大华,但却是将冥龙留了下来。
没了冥龙这个威胁,西崖何足惧哉!
整个朝堂之上一片喧哗,文武臣子纷纷都在表赞北王之功。
甚至有人言,就北王的功勋,足以称之为大华古往今来第一名将!
除却开国君上的开国之功,谁能比之北王宁君!
但总有几人面色不是那么的好看,
太上君赢出道,大国柱苏无殊,以及另外的三位国柱。
宁君的功劳自然不需要考量,也知道这是举世之功!
既如此,该如何封赏?
赏无可赏了!
难不成,将君上的位置赏赐给宁君!
如果,宁君要的话。
怕不得不给。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宁君本尊到底怎么想的。他到底想不想改朝换代,坐拥大华江山?
君上,该下旨请北王入京了!
犹豫思忖了许久,苏无殊站到朝中拱手道。
无论宁君到底什么心思,但既然功成,理应请入上京再说。
赢出道心里纠结,不情愿。
如果宁君当真是想为君的话,他儿子让出君上位算不得什么,本就拦不住。
问题是,他父子二人都得没命啊!
宁君继位,怎么可能会放过他们父子的性命!
这就像是,他赢出道不会放过赢霄的性命一个道理。
可问题的重点还是绕不开,拦不住啊!
他赢出道拦不住宁君要做的任何事。
西崖已败,宁君如今在军中的地位等若于神。
宁君想要位登九五,怕是听不见任何反对的声音。
甚至只要有人敢阻拦宁君登基,宁君什么都不做,下面人就会为宁君清除掉一切的阻碍。
大势已成,不可违逆!
或只能听天由命。
赢出道这样想着,便对着赢轩点头,示意赢轩答应请宁君入京。
赢出道也只能寄希望于,就算是宁君真要登基,也能念及情谊会给他父子一个安然的结局。
赢轩似乎明白,又似乎不太懂,童稚开口,朕下旨,请北王
报君上,北王来信!!
忽然,
一道突兀响亮的传报声响起。
传令官双手托着一封书函,躬腰快步入大殿。
北王来信了?
赢出道疑惑的将这封信书函结果,在手中展开,入目看了许久,赢出道霎那就怔怔入起来。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相互对视,猜测着书函上的内容。
帝王师赵康年眉头紧锁,猜测着什么。
苏无殊等国柱爷,一个个也死盯着赢出道。
君上赢轩亲启
无数目光注视下,赢出道缓缓发声,将书函内容读出。
臣宁君戎马十二年,有幸为大华国立下不少功劳。但实则,这些功劳成就了臣,却是无数大华儿郎性命换来,臣不管独居大功!
此番西崖已平,如无意外,至少十年大华再无战事。臣已见天下太平日,生平夙愿得偿,再无遗憾。也倦了铁马兵戈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