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泰安王参奏平蛮将军江涛聚虎贲军反叛被镇压的奏折。”
“什么?”
如果说打败羽族人让武帝震惊,那么这个消息,不亚于上一个。
虎奔军可是抵挡了羽族人十多年,说没就没了?
拿过奏折后,武帝的神情逐渐变化。
阴晴不定。
这让四位内阁成员有些捉摸不透这位皇帝的心思。
“好啊!泰安王真是让人刮目相看,攘外必先安内,做的好。”
武帝能说什么?
人都死了,剩下的活口,恐怕也不会开口。
自然是周乎怎么说,他怎么处理。
尤其是在周乎解决了大周百年西患后。
这样的功劳,太大,太大了。
图胜:
“陛下那江涛的事怎么办?要不要抄家?”
既然武帝也认定江涛反叛,那就要处置。
否则会引起远在泰安城的周乎的猜忌。
武帝迟疑片刻:
“抄家就不必了,剥夺所有封赏吧!”
“是。”
杨宪问:
“泰安王立下如此大功,要如何封赏?”
武帝有些犯难。
“让我考虑考虑。”
说完后,便拿着奏折走了。
身边贴身太监阎详接过武帝的奏折:
“主子,端贤贵妃听说您出关了,要过来。”
武帝来到后花园的亭子内坐下:
“让她来吧!”
片刻后,端贤贵妃便在众多宫女的簇拥过来了。
“端贤恭贺陛下修为更进一步。”
武帝伸手,让端贤贵妃坐在自己身边。
端贤坐下后,看到桌上周乎的奏折,立即说:
“还要恭喜陛下。”
“什么?”
“有泰安王这样的麒麟子啊!不止打败了羽族人,还把他们的羽城占了,从今以后,陛下就可以少为边患费心了。”
武帝盯着端贤贵妃:
“你也应该听说,你那义弟被周乎参了的事吧!”
“不知道。他犯什么事了?让泰安王如此大动肝火。”
端贤贵妃故意这么说,目的就是为了在武帝面前营造成弱势一方。
“反叛。”
“不可能。”
“泰安王已经把虎贲军都镇压了。”
端贤贵妃故做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