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暹的到来,让郭潇既高兴,又发愁。韩暹的部曲有五千多人,除了一千多老卒装备齐全外,剩下的就是一群乞丐兵。
韩暹到了马邑之后,仗着他是郭潇的长辈,逼着郭潇为他的部曲发放武器和铠甲。
郭潇被他磨得没有办法,就让他精减士卒,五千多人必须减半,最多只能保留二千五百人,否则绝不会为他们配发装备。
经过讨价还价之后,韩暹答应将部曲裁减到三千人马,郭潇这才从府库里为他们配备齐了武器和一部分皮甲。两当甲也被韩暹要走了五百副。
幸亏郭潇早先一步将那些明光铠调全都藏了起来,否则遇上韩暹这个不讲理的活土匪,估计一件都不会给他留下。
将韩暹的部曲整顿好了以后,郭潇便让他带着部曲去讨伐从马邑逃回老家的候选。
郭潇在马邑也没逍遥多久,就见到了被郭泰派来讨要粮草辎重的后渠帅胡才将军。
郭泰在蒲津关与皇甫嵩对峙,皇甫嵩一直按兵不动,既不打,又不撤,就这样钓住郭泰的大军,让他郁闷难言。
白波军一直都是流动作战,补给就是靠四处抢劫,如今要和朝庭的兵马对峙,他们那点抢来的粮食,根本就熬不下去。
无奈之下,郭泰只能派胡才前来向郭潇要粮要物资,郭潇一边让胡才往蒲津关运送粮草辎重,一边开始了向河东郡境内的世家大族的催讨粮食。
就连卫觊他也没有放过,郭潇亲自登门,让卫家向白波军捐献五千石粮草和三千匹布帛。
面对郭潇的狮子大开口,卫觊只得请蔡睦帮忙说情,经过讨价还价,卫家向白波军捐献了三千石粮食和一千匹布帛。
有卫家带头捐献,其余的各大家族也都被迫向白波军捐献一部分粮食和布帛,这下才总算是解决了郭泰大军的粮草和冬衣的问题。
这边的问题刚解决,高顺那边又派人前来送信,信中说河内郡新任太守王匡带领三千兵马进驻轵关,似是想要进攻箕关。
郭潇连忙找来贾诩商议,贾诩听完郭潇的介绍之后。摇头道:“少主,王匡根本就没有进攻河东的打算,他在轵关驻兵,不过就是做出个样子给朝庭看看。”
“先生为何要这么说?”
“少主,你也是知兵之人,如果让您带兵攻打箕关,三千兵马够用吗?”
郭潇一听这话,恍然道:“确实不够,我在来马邑前,曾经路过箕关,哪里的地型太过险峻,就是有一万兵马,也难以攻克高顺镇守的箕关。”
贾诩笑道:“少主,如果王匡有心想要攻打河东郡,他应该借道上党,向介休进攻,这样或许还有点胜算。”
“先生说的不错,稍后我要写封书信,让陈武和陈超严加戒备,别让人抄了我们的后路。”
“少主,其实介休那边属下都不担心,我最担心的反而是蒲津关那边。”
郭潇闻言顿时就愣住了,他惊讶地道:“先生何出此言,我父帅麾下的兵马并不比皇甫嵩少,又占据着蒲津关天险,怎么可能会有危险?”
贾诩起身走到郭潇悬挂在地图架子上的羊皮地图前,他伸手指着地图上标注着潼关两个字解释道:“少主,在潼关靠近黄河边上也有一座较小的渡口,这个渡口名叫风凌渡。皇甫嵩在蒲津关一直按兵不动,此事极为反常,以属下猜测,他极有可能是在黄河西岸虚设大营,与主公对峙,暗中却调遣主力从风凌渡口强攻我军驻守在此处的偏师,如此一来,则主公危矣。
郭潇听到这里,冷汗都冒了出来,如果真要被贾诩猜中,他那个便宜老子还真的要危险了。
郭潇立刻站起身来,朝门外喊道:“来人。”
秦禄快步跑进来,“卑职在。”
“秦禄,你立刻派人骑快马赶往蒲津关,告诉我父帅一定要提防官军的主力从风凌渡口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