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不多时,秦禄带人去郭潇的书房里取来笔墨纸砚,蔡睦上前伸手接过来,将纸铺在案几上,又亲手为郭潇磨墨。
其实砚台里的墨汁都是磨好了的,郭潇提笔在手,饱沾墨汁,大笔朝蔡候纸上一挥。
蔡邕一看,恨不能捂上自己的眼睛,自己这个准女婿写的那个字,真是让他看着胃都难受。
就在众人面面相觑,都对郭潇的字摇头不已时,蔡睦嘴里大声地念道:
男儿何不带吴钩,这第一句既是泛问,也是自问,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之情。
短短七个字,就将众人的心思从对字迹的鄙夷,吸引至诗的意境中去了。
“收取关山五十州。”蔡睦继续念道。
众人心里都是一愣,大汉只有十三州,又何谈收取五十州?
蔡邕却点头赞道:“豪气纵横,气势磅礴。秉德有心学那位霍骠骑,为我大汉开疆拓土,老夫心甚慰之。”
众人恍然大悟道:“蔡公有此佳婿,真乃可喜可贺。”
蔡邕抚髯微笑,心中真是满意至极。
就听蔡睦那边继续念道:“请君暂上云台阁,落个书生万户侯。”
郭潇在这里改了两处,将凌烟阁改为云台阁,又将“若”字改为“落”字,前面修改是为了契合云台二十八将。后面的改动则一扫原诗的无奈与颓废之气,以示自己想要成为一员名垂史册的儒将。
韩融抚掌赞道:“好气魄,假以时日,郭使君必能成为一代名将,功封云台阁自也不在话下。”
卫觊满怀深意地道:“但愿此诗是出自郭使君的肺腑之言。”
蔡邕哈哈笑道:“诗以言志,自然是有感而发。”
说完,他伸手将郭潇写的那张蔡候纸取过来,又吹吹上面的墨汁,随后叠好收进自己的怀里,“时间也不早了,可以开宴了吧。”
郭潇闻言连忙吩咐众侍卫开始摆设宴席,众人分左右依次排开,开始饮宴。
郭潇因在守孝期,不能饮酒,便以水代酒敬了韩融、蔡邕、王瑰三人后,便起身告辞离去。
郭潇走后,杜申便代替他招待众人饮宴。今天以文人居多,喝酒自然要吟诗助兴,在蔡邕这位文学大家面前,除了大鸿胪韩融,别人都是小学生,只有向其请教的份。
席间不时地响起众人的即兴吟诵的诗句,
酒宴喝到傍晚才散席,蔡邕与蔡睦坐着马车回到蔡府,蔡睦服侍蔡邕躺下后正要离去,蔡邕叫住他,将郭潇写的那张蔡候纸递给他道:“子笃,你去将这首诗送给琰儿,让她也欣赏一下。”
蔡睦伸手接过来,随口问了一句,“叔父,要不要再藤抄一遍?”
蔡邕微微地摇头道:“不必多此一举,去吧。”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