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员年轻的武将正是防守西城的主将卫康,卫康今年二十五岁,是河东郡掾佐卫固的嫡长子。
卫康与他的父亲一样,最大的心愿就是打败卫家的嫡系传人卫觊,夺取卫家在河东的主导地位。
为此,在董卓进入河东后,他们父子在第一时间便投靠过去,卫固也由此获取了董卓的信任,接任了原本属于卫觊的掾佐一职。而作为卫固的嫡长子,卫康也得到了城门司马这个重要的职位。
今日中午,卫康正在自己的住所里面用餐时,忽然听得一名亲信跑来向他禀报,说是贾司马护送着大司空的家眷要出城前往洛阳。
卫固一听便责怪道:司空大人的家眷要出城,你们放行便是了,为何还要来请示我。”
小校苦着脸道:“将军,非是卑职要来烦你,只是今日看守内城门的是徐伯长,他说贾司马没有牛将军的令箭,所以不肯放行。”
卫康一听这话便急了,他立刻放下手里的碗筷,站起身来,一边朝外走,一边问道:“贾司马可有解释他们为何没有令箭?”
“回禀将军,贾司马说牛将军的令箭管不到孟高公的头上,他们还说,还说…”
“说什么?”卫康停下脚步问。
“贾司马说若是惹怒了孟高公,让您提着自己的人头去见他。”
“放屁!”
卫康嘴里骂了一句,脚下却加快了步伐。那些西凉的骄兵悍将,他可是早就领教过了,只要稍有不满意,对他们打骂都是轻的,人头落地也是常事。
卫康当下也不再多言,带着几名侍卫快速赶到内城门下。
守门的那名伯长名叫徐晃,是一位年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此人平素极得手下士卒的信任,武艺也很高强。
卫康数次想要拉拢他为己所用,都被他委婉地加以拒绝。对这个年轻人,他是既爱又恨。
…
见到卫康过来,徐晃连忙上前来拜见,卫康不等他行完礼,便厉声地斥责道:“孟高公和家眷要出城,你为何要阻拦?莫非你是想要害我不成?”
徐晃固执地道:“如今白波贼压境,我军自该严守军令,否则上行下效,城防危矣。”
卫康怒道:“放屁,军令就是人家制定的,你同我讲军令可以,可西凉人同我也讲军令吗?到时候掉的可是我的脑袋。”
骂完徐晃后,卫康向守门的士卒下令道:“来人,快打开城门,待我亲自前去迎接孟高公。”
“将军,此事万不可行啊。”
徐晃还想要上前拦阻,卫康顿时恼了,他厉声道:“来人,将徐晃给我拿下,先关押起来等侯处置。”
几名卫康的侍卫立刻扑上前去捉拿徐晃,跟在徐晃身边的十几名士卒也举起了手里的长矛将徐晃护在中间。
卫康冷笑道:“徐晃,莫非你想要谋反不成?”
徐晃无奈地冲自己身边的士卒们下令道:“你们都放下兵器,不准乱来。”
一名士卒委屈地道:“徐伯长,您一心为公,反遭迫害,咱们干脆走吧,不当这个芝麻小官了。”
“要走也不能现在走,都听我的,放下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