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下旬,董卓伏诛的消息被朝庭正式公告天下。紧接着,郭潇在府里遭到刺客的偷袭,身受重伤的消息也传到了许多有心人的耳中。
曹操得知消息后,立刻骑快马从东郡赶往邺城来见袁绍,游说袁绍趁机发兵攻取并州。
…
这天上午,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
濮阳城里,荀彧的府中,荀彧和郭嘉闲暇无事,就在书房内对坐着弈棋。
荀彧的心思全不在棋局上,他手指夹着一枚白子,悬在棋盘之上,过了许久都没有落下。
郭嘉等得不耐烦了,便用握在手里的折扇往案几敲了敲,开口催促道:“文若兄,你在想什么呢?该你落子了。”
荀彧回过神来,随手将那枚棋子落在棋盘之上。
郭嘉看到荀彧落子的地方,忍不住吐槽道:“文若兄,你在这里自撞一气,这条大龙可就要净死了。”
荀彧仔细地往棋盘上瞅了片刻,随即哑然失笑道:“惭愧,惭愧。”
“文若兄,你刚才在想什么呢?想得这么入神。”
“奉孝,我在想郭潇遇刺之事,究竟是真是假?”
“这事还用想吗,自然是郭潇放出来的假消息。他这么做,就是想要让王司徒安心,可以后顾无忧地拒绝收降驻扎在关中的西凉军。”
“奉孝,那你觉得郭潇这个图谋能否能达成?”
“其实,郭潇也是多此一举,他就是不这么做,王司徒也肯定不会招降驻扎在关中的西凉诸将。”
荀彧点头道:“奉孝,你与我的判断不谋而合,我与王允早年就熟识,深知他性格刚直,眼里揉不得沙子。他对被迫委身于董卓门下,引为平生的奇耻大辱。如今掌握了朝堂大权,又怎肯自毁名节,再去招降挖掘过先皇陵墓的牛辅等人。”
郭嘉笑道:“我猜王司徒现在最希望的就是主公和袁使君能够同时出兵征讨关中和并州,好替他解除掉这两个大包袱。”
听郭嘉提起出兵并州之事,荀彧立刻皱眉道:“奉孝,我觉得主公现在还是不宜出兵讨伐并州。我军接连征战,士卒早已是疲惫不堪,加之又缺少军粮,如果现在要强行攻打并州,很有可能会落个损兵折将的下场。”
郭嘉却摇头道:“文若兄,我却不这么看,这次是消灭并州郭潇的最佳时机,要是咱们放过了这次机会,郭潇肯定会打进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董卓那样的奸雄。”
荀彧这时站起身来,迈步走到窗户前,他伸手推开窗扇,望向外面绵绵下着的细雨,道:“奉孝,你有没有想过,要是郭潇进攻的目标不是长安,而是兖州的话,咱们这边却主动向并州发起进攻,岂不是正好落入了他的圈套。”
郭嘉闻言吃惊地道:“不会吧,这次可是他攻入长安的绝佳机会,他又怎么可能会放弃呢?”
“这事难说的很,郭潇此人从来不按常理行事,他手下又有贾诩这样的顶尖谋士相助,他能猜测到我军的动向也是不足为奇。”
郭嘉想了想道:“文若兄,只要袁使君能够答应出兵,咱们再派人前去邀请张燕和休各胡人同时出兵围攻并州,郭潇那时将会面临四面受敌,再也没有余力来偷袭兖州。”
荀彧叹口气道:“依我想来,袁使君即便答应出兵,他也多半会攻取幽州。至于并州这块硬骨头,他会留给主公来啃。”
荀彧的话,让郭嘉陷入了沉默之中,这也是他最担心的事情。
袁绍现在对长安那个小朝庭是越来越不重视,他如今最在意的就是扩充地盘,增强自己的实力。如果让他听到郭潇中箭受伤的消息,他确实最有可能会出兵北上去夺取幽州。
荀彧和郭嘉都各自想着心事,屋里变得寂静无声,只有雨点落在窗棂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就在这时,荀彧看到庭院中的青石小径上,府里的管事正领着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男子从院门外向书房这边走过来。
管事手持着雨簦走进书房内,他收起雨簦,随手放在墙角处,接着便急匆匆地走到荀彧面前施礼道:“主上,马邑来人了,说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向您禀报。”
管事说完,扭头向坐在案几前的郭嘉看了一眼。
郭嘉见状忙站起身道:“文若兄,你既然有事要处理,小弟就先告辞了。”
荀彧一摆手道:“奉孝,你只管坐下,我对你也没有什么需要隐瞒之事。”
荀彧说完,冲管事吩咐道:“奉孝也不是什么外人,你让人进来,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管事闻言回头冲门外喊道:“李进,主上命你进来回话。”
“诺。”
随着一声应诺,一名身披蓑衣的中年男子从门外走进屋内,他来到荀彧的面前,恭敬地施礼道:“小人李进,拜见主上。”
荀彧一摆手道:“不必多礼,你快说说,究竟发生了何事?”
李进:“主上,宋小娘在返回箕关的半路上被郭潇手下的暗卫抓住了,如今生死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