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袁绍如果只是带兵来偷袭,那也无仿,我就怕邺城那边有人与袁绍里应外合,开城迎接袁绍。”
郭潇:“可我早前就已经让贾衢派遣暗卫去盯着袁绍那边的动静,只要袁绍一出兵,我这边应该会收到消息的。”
贾诩摇头道:“使君,如果是晴天,自然是一切好说,可这连续的大雨天,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使君千万不可太过于依赖暗卫们的情报。”
郭潇心中暗想,“贾诩说的也对,这种天气,暗卫也是人,他们只要稍有偷懒,就会耽误了大事,或者,即使他们到了情报,在路上也有可能遭遇不测之事。”
郭潇:“那先生以为,咱们该怎么做?”
贾诩建议道:“立刻撤兵,先退回廮陶城与沮别驾汇合再说。”
郭潇望着外面的大雨,迟疑地道:“现在就撤?”
贾诩点头道:“现在撤,如果没事,无非就是士卒多遭点罪。万一有事,我们也不至于陷入被动。”
郭潇看着贾诩,想到原时空贾诩算无遗策名声,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他的直觉。
郭潇冲门外喊道:“杜珏。”
杜珏小跑着走进来道:“主公,有何吩咐?”
郭潇:“你去让人传令全军,立刻整装出城,咱们撤回廮陶城去。”
杜珏惊讶地张大嘴巴,随即问道:“主公,现在就撤?”
郭潇皱眉道:“怎么,还想要我再说一遍吗?”
杜珏忙道:“不用,卑职这就去传令。”
郭潇又道:“记住,让人替军师单独准备一辆马车。”
“诺。”
杜珏领命快步离去。
贾诩:“使君,我骑着马赶路就可以。”
郭潇摆手道:“军师不必客气,您毕竟年长一些,受不得风寒,与士卒同甘共苦,是我这个做主帅的责任。”
贾诩拱手道:“属下多谢使君关心。”
郭潇又让人叫来法正,让法正带一队士卒跟随贾诩同行。
…
随着郭潇一声令下,信都城里的并州军立即离开城池,向巨鹿郡撤退。
郭潇命陈翔、楚山和孙轻率领少年营的士卒先行赶往漳水,抢占漳水上面的渡桥,以便全军能安全地渡河撤往巨鹿郡。
同时,郭潇又让人传令,命徐荣和曹性带领骑兵断后,掩护他的中军撤退。
信都县城离漳水河畔只有十几里远,如果是晴天,大军最多只需一个时辰便可以抵达。
可如今是连遭大雨,道路早就泥泞不堪,大军又要携带着粮草辎重,走起来特别的费劲。
等陈翔派人回来送信,说他们已经抢占了漳水渡桥时,郭潇的中军才刚走了一半的路程,离漳水还有数里的距离。
大雨中,郭潇头戴斗笠,身披着蓑衣,帮着几名士卒将一辆陷入烂泥坑的粮草车推了出来。
等粮草车重新上路后,郭潇挥手和那几名士卒道别,又将手伸进雨中清洗了一下,这才对跟在身旁的杜珏和郭淮道:“为将者,只有与士卒们同甘共苦,才能凝聚军心。你们两个,将来都可能要独自领兵,务必要记牢这一点。”
郭淮立刻点着头道:“卑职记下了。”
杜珏则撇撇小嘴,心道:“平常看你吃好的,穿好的,娶的又全都是绝色大美女。那个时候,你怎么就不提要和士卒们同甘共苦?”
郭潇洗干净手,又用力地甩了甩,正要上路时,忽见东面有一队斥候打马从雨中急行而来。
郭潇脸色微变,心中顿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