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氏满腹委屈地道:“夫君,这珏儿才刚回来,你却又要离开,不如让妾身随您同去赴任吧?”
“细君,你不能与我同去,茕儿没有母亲照顾,你如果也跟我走了,她若是遇到事情,就连个能商议的人都没了。”
“妾身知道了。”
顿了顿,候氏又道:“夫君,妾身前几日同茕儿说了,让她帮着萱儿在使君的手下挑选一位夫婿。”
杜贤点头道:“萱儿也到了适嫁的年纪,我观使君手下的几位年轻的将军,都与萱儿挺般配的。特别是那位高顺将军,他不但善于领兵作战,还深得使君的信任。如果萱儿能嫁给他,到是一桩好姻缘。”
“夫君,高顺将军是不是年纪太大了一点?”
“男人大个五六岁又算得了什么,何况高将军才刚二十出头。”
“那妾身有机会再同茕儿提一提此事。”
“嗯,你让茕儿征求一下使君的意见,这种事情,必须让使君先知晓,以免犯了他的忌讳。”
“妾身明白。”
…
杜府后宅,杜茕正在自己原来居住的房间里面为郭潇表演着烹茶的技艺。
在两人的面前的案几上,有一只小巧玲珑的青铜炉,上面摆放一只大陶罐,此刻正冒着热气。
郭潇见烧茶用的木炭,竟然一点烟火味都没有。便好奇地向杜茕问道:“茕儿,这炉子里烧的是什么炭,怎么没有烟味。”
“夫君,这是白霜炭,烧过之后,炭的灰烬就像是一层白霜。”
“茕儿,你今天在蝉儿那边烧茶用的也是这种炭?”
“对呀,我和蔡姐姐,蕊姐姐她们烹茶用的全都是这种白霜炭。”
“这炭不便宜吧?”
杜茕眨眨眼睛道:“妾身不知道呢,要不我让小墨叫府里的管事过来问一下。”
郭潇摆摆手道:“算了吧,问了肯定更加的难受。”
杜茕莫名其妙地道:“难受?夫君为何会难受呢?”
郭潇不想在杜茕面前提及钱财浪费之事,便摆手道:“茕儿,你就别问了,还是继续烹茶吧。”
“哦。”
杜茕应了一声,低头接着摆弄着她手里的茶具,她一边烹茶,一边向郭潇介绍着烹茶的技艺。
“夫君,这烹茶的第一道工序便是烧水。等陶罐中的水冒起了小气泡,并伴有微微地响声,这便是第一沸。水的边缘有气泡如涌泉连珠般往上冒时,就已经是第二沸。水似波浪翻腾时,为第三沸。三沸以上,水就变老了,不宜再用来烹茶。”
郭潇见她说的头头是道,便好奇地问道:“茕儿,这些烹茶的技艺都是谁教你的?”
“是蔡姐姐啊,夫君,蔡姐姐懂的东西可多了,妾身一直都在跟她学习呢。”
杜茕说着,取过一只小铜勺,往沸水中加入适量的精盐,进行调味。
稍后,她用一只大竹勺在沸水中转圈搅动几下,使得沸水出现旋涡。她又舀出一勺沸水,留下来备用。接着,她取过早就准备好的茶末从旋涡中心投下。
过了片刻,水已经大开,如波涛翻滚,水沫飞溅。杜茕把刚才舀出的那瓢水重新加入进去止沸,以保养水面孕育出来的“华”。
等陶罐里面的水再一次煮沸之后,杜茕拿起木勺,舀掉漂浮在上面的一层像黑色云母似的膜状物。
杜茕伸手取过一只花纹精美的玉碗,用竹勺舀了大半碗清茶,递给郭潇道:“夫君,这头一次舀出的茶汤,称为“隽永”,味道极好,夫君来品尝一下。
郭潇接过玉碗,喝了一口热茶,便开口赞道:“果然是清香扑鼻。”
杜茕又为自己舀了半碗清茶,双手捧着凑在唇边,轻轻地抿了一口。
郭潇喝了一碗茶,便放下手里的茶碗,抬头在屋里四处打量了几眼。
“茕儿,这屋子好像是刚被人打扫过的,是不是你准备回府住上几日?”
杜茕点头道:“夫君,父亲染病在身,我想陪在他身边,等父亲病愈之后再回去,可以吗?”
“百善孝为先,茕儿你要留下来照顾外舅,我自然是支持的。不过,你自己也要多注意保暖,千万别生病了才好。”
“嗯,妾身会注意的。”
顿了顿,杜茕又道:“夫君,有件事情妾身想问问你的意见。”
“哦,究竟是何事?”
“就是妾身的堂妹萱儿,她如今年纪也不小了,到了该挑选夫婿的时候,夫君觉得您麾下有哪位将军与萱儿比较的般配?”
郭潇闻言大汗,心道:“你自己都还是个小丫头片子,竟然还急着要为你的堂妹挑选夫婿,这也太心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