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玑忙停下脚步问道:“兄长,是何事?”
贾穆:“蔡主薄下午告诉我,说是使君的意思,想要让你来接替我在蔡主薄手下担任佐吏。”
“啊!”
贾玑吃惊地望着贾穆,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贾诩摇头道:“此事不妥。”
贾玑听到贾诩要阻拦自己出仕,他立刻急道:“父亲,这是孩儿出仕的好机会,您为何要阻拦?”
贾诩:“玑儿,你生性跳脱,不似你兄长这般的稳重,这案牍工作,不太适合你。”
贾玑:“父亲,您不让孩儿试试,又怎知孩儿不行呢?”
贾穆也在一旁劝道:“父亲,孩儿觉得可以让二弟试试。不在官场历练一番,他永远都稳重不起来。”
贾玑在一旁连连点头,眼神乞求地望着父亲。
贾诩抿了一口茶道:“也罢,就让你去试试吧。不过,为父可有言在先,你要是在外面给我丟人现眼,为父定不轻饶。”
贾玑见贾诩答应下来,他长舒了一口气,躬身冲贾诩拜谢道:“孩儿多谢父亲成全。”
贾诩一摆手道:“你先下去吧,我有话要同你兄长说。”
“诺。”
贾玑答应一声,兴奋地朝自己的住处走去。
等贾玑离开之后,贾诩向侍立在一旁的贾穆问道:“穆儿,你此去解县,可知要先从哪方面入手吗?”
贾穆恭敬地答道:“父亲,孩儿这一下午都在思考此事,我觉得眼前最迫切的事情就是安置流民,垦荒屯田,兴修水利。”
贾诩点头笑道:“穆儿,不枉你呆在使君身边这么久,总算是知道一点使君的心意。一直以来,使君最关注的事情就是流民的安置,前任解县县令杜袭之所以被破格提升为渤海郡太守,就是因为他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贾穆:“父亲,使君在解县吸收三辅之地的大批流民,难道就不怕董太师怀疑他有二心吗?”
贾诩:“穆儿,董太师老了,早已没有了斗志,他恐怕离死期不远矣。”
贾穆吃惊地道:“父亲何出此言?”
贾诩压低声音道:“穆儿,长安即将有大乱。此事是机密,你自己心里有数便可,切不可外传。”
贾穆这下被惊得说不出话来了,愣了半天,他才道:“父亲,那孩儿此去解县,会不会有危险?”
贾诩:“按理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不过,你在解县那边要多留个心眼,万一有西凉军杀进河东,你就赶紧跑回来。”
贾穆摇头道:“孩儿守土有责,怎能私自弃官潜逃呢?”
贾诩厉声斥责道:“你这个蠢材,你一不会打仗,二不会守城,留在那边又有何用?”
贾穆:“父亲这话,孩儿不敢苟同,若是人人都贪生避死,使君又怎能取得如今的成就。”
贾诩被儿子这话堵得是哑口无言,贾穆见父亲脸色难堪,便连忙提出告辞。
望着贾穆离开的身影,贾诩长叹一声,心中暗想:“自己这个儿子原本是多么的听话、老实。如今竟然也敢同自己争辩了,看来这使君的身边不能久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