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5章(两个亿)

说这话的时候,她的视线落在王同志脸上,发现他正严肃地皱着眉头。

谁知道等会议结束后,就有人将林望舒并一行专家叫到了旁边的偏厅,这位领导以前当过科学院书记兼副院长,姓王。

大家突然被这样的领导召见,自然心里犯嘀咕。

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其它几位老专家都憋得脸通红,林望舒更是有些心里没底。

王同志态度亲切温和,先大致讲了这件事,之后提议道:“要做好这件事,你们觉得,大概得需要多少经费?”

因为这次的批示是从上而下的推动,讨论会上几乎再无阻碍,没有人再质疑什么,之前几个在高新技术发展会议上提出疑问的,虽然依然有一部分人认为,在现在的中国大搞高科技会将中国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但是没有人在说什么了。

她公公陆崇礼说起来和对方也是半斤八两,怕什么!

王同志这一说,大家都面面相觑,都是搞科研的,平时就是一心钻研学问,根本没接触过钱,大家一听“经费”这两个字都懵,更别说给出一个预算,平时这种事也不是他们说了算。

走出会谈室后,王同志和大家闲聊几句,气氛顿时轻松一些了。

林望舒有些意外,不过还是恭敬地笑着回答:“他最近因为机械进口的问题,正在美国。”

她又道:“还有一件事,王同志可能不知道,十年前日本做了一台手术,对一个小女孩切除脑部肿瘤,这种风险极高的开颅手术,却没有大量出血,而且小女孩在开颅手术半小时后开口说话。”

林望舒道:“是,我在国外这几年,一直在关注西方高科技发展情况,最近更是深入搜集研究了星球作战计划的具体情况,特别是激光行业的研究情况。”

王同志颔首:“这是一件麻烦事,希望能尽快谈妥。”

林望舒故作镇定,严肃地道:“两个亿,应该能做出一些成绩吧。”

大家听这个,多少提着心,不过也没办法,现在国家肯定有困难,需要花钱的地方还很多,也不可能紧着他们来,只能看国家的预算了。

她知道这个时候不是谦虚的时候,毕竟抓住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种能做主的领导面前说一句,能顶外面十句。

旁边陈琰听了,忙道:“王同志,这个刻不容缓哪,怎么也得先把科研做起来,没法等了!”

王同志见此,亲切地笑道:“这也没什么要紧,现在只是让你们预估一下大概的数目,这样我们作经费预算的时候可以提前规划,至于合适不合适的,我们可以再做研究。”

王同志听了,笑望向林望舒:“你是林同志吧?我听说你才从美国回来,高材生。”

王同志颔首:“那现在大家商量下,我们到底需要多少钱?”

林望舒:“对,这是自从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能够做到太空飞船返回地球。”

林望舒自然更不敢提,她怕提多了,吓跑了王同志,提少了的话,那不就亏大了?

王同志皱眉:“这个我没听说过,开颅手术半个小时后开口说话?”

林望舒:“是。”

不要说王同志,就是旁边几位专家都听得动容。

陈琰一听:“估计得几千万?”

林望舒道:“王同志,美国的太空穿梭机的技术支持力量之一就是激光,如果没有激光,他们绝不可能做到穿梭机返回地球,日本的肿瘤手术,用的就是激光刀。”

问题不再围绕着该不该做,而是围绕着该怎么做,用多长时间来做,花多少钱来做。

她正色道:“从工业到航空,从医学到国防,我可以举出各国上百个例子,不过我们可以简单点说,自古至今,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光,光就是希望,就是光明。而在未来的社会,激光之于我们国家,就是社会发展的光,如果我们不能掌控这一束光,将来必陷于黑暗之中。”

林望舒哪知道这里面底细,只能点头称是。

在这次紧急会议上,可以说是专家云集,相关部门的专家几乎全都瞬间到齐了,整个会议围绕着他们递交的《跟踪国际战略高科技发展计划》来进行,其中包括了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七个高新领域,重点对激光行业研究发展做了讨论。

就在大家走到廊檐尽头时,王同志驻足,和蔼地笑问林望舒:“我听说殿卿这几天出国了,是吗?”

林望舒听这话,心里就犯嘀咕,几千万?是不是有点少了?

当下忙道:“王同志,其实两亿并不多,美国星球大战计划在过去几年的投资是二百五十亿美元,日本的科研经费投资是4万亿日元。我们没办法和那些发达国家比,但是搞科研没有钱出不来成绩,在高新技术研发中,两个亿其实杯水车薪,我们可以勒紧裤腰带省着用,只需要两亿的启动资金,先把科研项目启动起来。”

原版未篡改内容请移至醋_溜_儿_文学官网。如已在,请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