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帖子一出来,公会里许多老玩家都气炸了,登上论坛跟发帖者理论。
由于重生公会最近在论坛挺有话题度,这场对战很快就引来了大量围观者。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跟帖,一时之间纷纷攘攘。
论坛里那个发帖者也不多说,翻来覆去只刷一句话:“重生公会要是真的问心无愧,就拿出证据来,证明他们确实不是个流氓工作室。”
这句话很是险恶。
怎么才能证明重生公会不是工作室?
在当前情况下,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既无法被证明,也无法被证伪。无论重生公会怎么做,哪怕是做到把所有公会成员的资料全都公开的地步,也照样说明不了什么。
而且,发帖者把“重生公会是工作室”跟“重生公会是流氓”这两层概念捆绑在了一起,营造了这么一种思维定势:如果重生公会无法证明自己不是工作室,就等于承认了自己是个流氓工作室。
因此,发帖者无需举证,只需不停刷这句话,不让其他人有思考的时间,就能轻而易举“坐实”这个“罪名”。
相反,重生公会想要自证,却是难上加难。
不知是有人带节奏还是玩家们真的被引导了思维,论坛里,要求重生公会“自证清白”的帖子越来越多,评论的风向也开始越来越不利。
程家鹏一筹莫展,赶紧切回到六人聊天群:“这事儿怎么弄啊?”
过了几秒钟,丛容说话了:“我想,我们用不着纠结在‘证明我们不是工作室’这一点上。”
程家鹏苦恼,“我知道咱们现在的重点是做任务,可论坛里闹成这样,难道咱们就这么放着不管吗?”
“不是。”丛容说,“其实在这件事上,真正的‘黑点’并不在于我们到底是不是工作室,而在于我们做的事对大家有没有好处。前者我们没法证明,但是后者很好证明。”
程家鹏愣了一下,一拍脑门:“对啊!我怎么被带节奏了!”
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原本是显而易见的。
一个公会是否是工作室,普通玩家并不真正在意,也不会因此开黑。
而一个公会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大多数玩家的利益,这才是普通玩家们关心的重点。违反了这一点的人,才会成为全服公敌。
从这个意义上,对普通玩家们来说,真正有“黑点”的是那些阻止开门任务的人。而重生公会无论是不是工作室,都不会改变“符合玩家利益”这个事实。
所以论坛的那个发帖者要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混淆视线,让玩家们的注意力聚焦到“重生公会到底是不是工作室”这个无法证明的次要问题上,从而掩盖并转移真正的“黑点”。
这个弯一转过来,程家鹏立刻感觉思路清晰多了,“那我去论坛发个帖,把这个重点给大家划出来。”
凉生如许提出了新的顾虑:“可就算这样,还是可能会有人说,咱们在带老板啊。你们想想看,假如将来咱们公会真有人拿到了英雄头衔,结果平白无故被人说成是当老板花钱买的,这多气人哪。”
英雄头衔本是荣誉的象征,现在被这么一闹,搞不好会变成一个烫手山芋,谁拿了都觉得别扭。
“我们可以用dkp。”丛容说。
dkp,就是玩家贡献度。简单来说,就是一套计算绩点的方法,记录每个人在每次团队活动中出了多少力。
如果某个人有特别突出的贡献,比如救团,会得到相应的dkp加成。
相反,如果作出了损害团队的行为,比如“炸团”,则会扣除相应的点数。
最终拿到奖励物品之后,全团按照dkp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分配。
用这样的方法,假如以后公会里真有人得到了英雄头衔,也是名至实归,足以服众。
“对对对,用dkp。”程家鹏说,“我这里还存着咱们以前公会的dkp计算方法,可以发在论坛和公会公告里。而且每次做任务我都可以开直播,一来吸引其他玩家参与,二来避免有人怀疑我们暗箱操作。不过需要跟大家商量一下,看看有多少人愿意上直播。”
商量定了,程家鹏登上公会频道和公会群,把这些一说,众人的反应出奇踊跃。在线的玩家当场就组满了一个直播团,还没上线的玩家则在群里报名,预定二团三团的位置。
没过一会儿,论坛里出现了一个帖子,发帖者id“重生公会”。
内容如下:
一、重生公会是一个纯玩家公会,并非工作室;
二、即日起,公会成立“英雄任务直播团”,所有与英雄任务相关的公会活动都将全程直播;
三、直播团实行严格的dkp制度,以直播视频或玩家录屏视频为证;
四、dkp计算方式向所有玩家公开,接受所有玩家的检验;
五、公会获得的所有英雄任务奖励,包括英雄头衔在内,具体分配方法都将在论坛发帖公开;
以上内容接受所有玩家的监督,并欢迎本服所有玩家共同参与,dkp计算方式和奖励分配方式与公会玩家完全一致。立此帖为证。
帖子最后,以附件的形式上传了dkp的详细计算方法。
同样的内容也出现在了游戏中的世界频道里,每隔一段时间重发一次。
原本正在为“重生公会到底是不是工作室”争论得不可开交的玩家们看了这个帖子,忽然醒过神来。
他们争论的这个问题,真的重要吗?
站在普通玩家的立场上,重生公会迄今为止所做的一切,都找不出任何值得吐槽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