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iqc检验过程中,仓库是下一环节,它当然是iqc的客户。还有,我们的加工车间也都是你们iqc的客户,因为从iqc检验过程输出的物料就是这些过程的输入。
“另外,对于iqc进料检验过程来说,还有其他一些相关方,借用项目管理的说法,叫作干系人。比如我,我是公司的质量经理,代表总经理管理质量部,也是相关方之一,我对iqc检验过程有什么要求呢?
“在检出质量方面,我的要求是一次做对,避免漏检。在成本和效率方面,我的要求是检验工时必须不断缩短,效率不断提高。在检验周期方面,当然是越短越好,周期过长,会让不急的物料在iqc变成急料,导致生产计划被打乱,目前检验周期是3天,我希望你在1个月之内把它降到2天左右。
“另外,对于供应链部而言,急料是回公司后立即要上线使用的物料,iqc检验的结果对供应链部很重要,要第一时间把检验结果传达给它,这是供应链部对我们这个检验过程的要求。
看孙姐会不断点头,秦奋继续解释:“对于采购部和供应链部来说,如果供应商送来的物料不合格率太高,那就会影响后续的订单履行,所以它们对于我们检验过程的要求是r(来料合格率)至少要达到98%或以上。
“因此,我对输出这个因素的体会是,输出的要求各种各样,有可能从你的下一工序开始,存在许多个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每个客户对过程输出物的要求也许都是不一样的,还有一些与本过程有关的相关方,它们对过程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要求。
“关于理解过程的输出,我的体会是,要按以下几步来做:
“第一,将我们的知识或者从事的工作定义为有形产品。换一句话来说,就是问答以下两个问题:我们做什么?我们输出了什么产品?
“第二,识别客户,按角色区分客户和相关者。也就是说,我们要搞清楚我们是为谁在做事。
“第三,确定客户和相关者的期望值,它们想要什么?
“质量大师戴明曾经说过一句话:每个人都有客户,如果他不知道自己的客户是谁,也不知道客户需要的是什么,那么说明他还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的工作。
说到这里,秦奋问:“你只有充分理解了所有客户和相关方的要求,才能将你的工作做到位,你认同吗?”
孙姐会说:“是的,您继续讲。”
看见孙姐会似乎已经完全沉浸在了过程乌龟图上,秦奋放映出下一个要素的内容,也是一个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