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中秋节放假吧”秦奋妈早早地就问
“应该放假,去年他们就放了三天假,今年还没收到通知”
“你做月饼了吗?五仁的那种”
“去你二嫂家做的,自己的花生,自己的油,自己家的面,逼外边卖的好吃多了”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的古代历法,汉服中秋农历八月十五,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
秦奋想起小时候,每逢中秋夜,姥姥总是喜欢摇着蒲扇,坐在院子里的大榕树下,遥望着那轮明月,给孩子们讲关于中秋的传说。那时候年纪小,总觉得天上的仙人最是幸福无忧的,现在回想起那些故事,却不禁要感慨“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每逢中秋,吃过晚饭,月亮升起的时候,秦奋妈妈和姥姥总会在屋后的院子里对着圆月安好香案,摆上供品,祈求月娘保佑家人平安,团团圆圆。在外读书这些年,很少能在中秋回到家里与家人围坐在树下赏月,更是怀念当年与弟弟妹妹们手持花灯,在院子里嬉闹,争抢着月饼中那颗蛋黄的时光。
接到集团通知:今年的中秋节放假三天!
“中秋小长假可以出去玩啦”
办公室里兴奋的炸开了锅,秦奋也很开心,好几个月没回家了,第二天便去早早的去了车站,路上都是归家的人们大包小包的提着礼物,每到传统节日,家的气氛显得尤为的浓烈。
“秦奋,回来了?怎么没见媳妇一起?”邻居婶子
“哦。她今年还不来”秦奋敷衍到。没有对象,最烦恼的就是被家里人各种问!秦奋又不好意识说没有对象,所以只好说女朋友今年不一起回来。
秦奋一回到家便去二姨家看望他姥姥,姥姥今年有85岁了,精神健烁,耳聪目明。瘦高个、头发没有完全花白,梳理的很整齐,盘在头上;瓜子脸、眼角跟额头有许多皱纹总是笑眯眯的,她一笑,眼睛就眯起来了,连皱纹好像也在笑,十分的慈爱。秦奋自打记事起就跟着姥姥,形影不离,跟姥姥感情特别亲。现在她老人家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够看到秦奋娶媳妇,甚至还希望能看到重孙子出生。
“姥姥”秦奋刚迈入门槛就喊
“嗳”
“放假了?”
“恩,姥姥,我想你了”
姥姥高兴地咯咯笑着,很慈祥。每次回家陪姥姥唠唠,她老人家就很开心。太阳好的时候,他会搀扶着姥姥出去转转,姥姥有时候自己也会拄着拐杖到街上看看,跟老年人聊聊天。村里的老人都羡慕姥姥有福气,外孙都孝顺,孙媳妇也孝敬。每当这时姥姥都会露出幸福的笑容。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因为这一天的月亮最圆最亮,所以这个节日也叫团圆节,相信很多人已经踏上回家的路了。到了晚上,和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欣赏着空中的明月,聊聊家常,喝喝茶水,这的确是人生最幸福的一件事。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并不能如愿回家团聚,正因为有了分离,才更加地想念,中秋节就更觉得那么美好!
有条件回家,那当然最好,没有条件,也不必强求,毕竟人生之事,十有八九难如人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每个人心中都装有一个月亮,月亮里溢满了对故乡的思念,装着良辰美景,还有那些念及的深情。一轮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让岁月就这样老去,那纷飞的月光,映白了的慈母手中的衣衫,映亮了桂花香影的轩窗。季羡林说,每当这样的良辰美景,想到的总是故乡的那个小小的,平凡的月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唯愿今朝,月圆,人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