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6章 改进发酵方案

第二天一早他们按照刘斌以前的实方案继续实验,秦奋主要是协助并学习相关的操作。他首先在无菌操作台挑出菌落接种在小管内37c小转速培养(挑取的是大片的,秦奋没有打断他的操作)。接种好以后直接放在摇床200转分钟约2小时,然后接种在10升三角瓶内200转分钟大转速继续培养24小时。24小时后测定单位菌落数值,达到一定的数值后,移入小型发酵罐去培养,产酶。酶液发酵需要特定的培养基,培养基都是提前配置好各种比例的钾盐、钠盐等无机物跟菌株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发酵罐24小时后测定单位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后将发酵液取出,处理后冷冻备用,大概的流程就是这样的。每天秦奋跟刘斌重复着相同的工作过了半个多月,单位酶活力还是跟之前一样,没有变化。期间秦奋也要来了刘斌参考的文献认真的学习。

“刘斌,你们就一直按照你这段时间的操作没有优化过吗?”秦奋问道

“这都是我们优化好的了”

“那为什么酶活力就是达不到呢?”

“这个我也不清楚,反正我也很努力了就是没什么改变”

“我也查看了你发来的一些文献,有几点我觉得是可以改善一下的”

“哦。你说说看”

“1我以前做实验的时候都是挑取的单菌落,可以你在挑取的时候都是一群菌落都呼啦啦的全拉进去了”

“这有什么区别吗?我们都是这么做的呀”

“我认为单菌落跟多个菌落还是有区别的—单菌落你在培养的时候他不断地分裂、增殖,扩增后的所有的菌落生长速度、生长状况无论在何时是不是都在同一水平?你如果一开始就挑取不同的菌落,他们个体生长状态本就不一致,扩增后的菌落会不会各不相同?”

“嗯,好像也有点道理”李斌将信将疑的点头

“2挑取的菌落放在摇床上培养的时候,我以前做实验都是先小转速比如60转分钟培养30分钟后再转换大转速继续培养,也是隔一段时间测定他的od值。你的操作是直接大转速培养”

“这有啥却别吗?文献中没有说先小转速啊,都是写着200转分钟”刘斌问道

“对,文献上肯定没有这么写,这都是我在实验室的时候师兄、师姐他们在做实验的时候的经验传承”

“3关于菌株培养基的ph值,有的文献上是53有的文献上是62这个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你在操作的时候我发现你并没有关注这一点,有时候ph高一点、有时候低一点,我觉得最好是做一个5-65之间分几个值:比如ph5、ph55、ph6、ph65,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看看哪一个ph值酶活性最好,在以后的实验中就固定此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