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议事的人面上不显山不漏水,可心里也有些丧气。
萧湛行军布阵演练一遍战场厮杀,可怎么摆弄,正面交战都是必败无疑。
“既然正面交战没有胜算,那就兵行险招,化死路为生路。”
将军运筹帷幄,将我方旗帜插在婺城山地。
“婺城是漠北大王子的主要根据地,漠北军队的粮食都囤积在这座城市。”
旁边有官职较低一等的将军反驳:“我们最主要的目的是守住开阳关。”他不赞同萧湛的观点,并且认为萧湛本末倒置。
“我们兵力本来就少,死守开阳关尚有一线生机。如果按照将军所说的,派兵抢占婺城。”他顿住话头,泄气:“只怕到时候婺城没攻下来,开阳关也挂上了漠北军队的旗帜。”
一群议事的人,分成了两队。
一队以萧湛为首,认为兵行险招围魏救赵。
一队认为死守开阳关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这时,萧城主讲了句:“开阳关的粮草所剩无几。”有将军大笑:“朝廷已经拨了数万粮草过来。”
“是拨了,可是原定三天前到的粮草,现在迟迟未见踪影。”
那身穿戎装的将军歇下了笑声,他继续道:“从开阳关附近的城市调粮草过来?”
“能调的粮草早已经被调空,现在开阳关的粮草只够撑一周。”
有的人还挺乐观:“一周,足以撑到朝廷的粮草运过来。”
萧城主像是看傻逼一样的眼神看着那人,城主大人没说话,在场的所有人都停下了话语。
朝廷重文轻武,文武斗已达水深火热的地步。
文人见不得武将得势,可劲往皇帝耳边吹风。武将又大多一根经,哪懂文人肚皮里的墨水有多脏。
这粮草,怕是经过文人嘴里往皇上耳边一提,就减了半。
运送路上,要经过一城又一城,被扣押被贪赃,又是一大笔损失。
最后到达开阳关的粮草还剩下多少,光用脑子简单想一想,就知道没有多少。
那将军眼睛直直看着萧城主,无声的询问。
萧城主:“粮草到达开阳关,只够一周的口粮。”
“操,这是要饿死我们这些边关将士是不是。”
这糟糕透顶的消息,真特么招人恨!
死守的话,顶多能撑两周。那以后呢?吃树叶啃树皮吗?
操蛋的打仗又废体力,谁特么爱啃那玩意儿。
所以,当务之急是粮草问题。
“去婺城抢粮草,一是解决燃眉之急;二是引走开阳关十里外的一部分漠北士兵。”
萧湛也知道去婺城抢粮食可谓是困难重重,可在全方面分析敌我双方实力对比后,也只能有这条路可走。
南慕守在议事厅门外,挺直腰杆子竖起耳朵听将军些的谈话。
细致语句不用多述,总体意思就是:这个没良心的朝廷,只顾京城的繁华热闹,不管边疆百姓的死活。
裁减粮草、不发援兵,就监官拿个明晃晃的圣旨搁那念着:保家卫国,义不容辞。
典型的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
将军手下没粮草、没士兵,还打个什么仗啊,干脆全都卸甲归田扛起锄头去种田算了!
小仙女心里琢磨着该怎么才能把小仙君哄去种田。
要不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