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涛出声问道。
那是因为运往边关的那批火药,不见了。
吴青山大声的道,从队伍中走了出来,仰头看着龙椅上的宣帝,道:皇上,臣亦有本启奏。
快说。
昨日臣接到急报,说是运往边关的火药无辜失踪了。
宣帝脸上更是愤怒,如此要事,为何没有人告诉朕?
群臣哑口无言的低下头。
张阁老等人心中十分惊讶。
这事他们做的非常隐秘,吴青山是如何得知?
莫非,是从太子那里?
吴青山竟然同太子是一伙的。
臣跟随在皇上身边多年,对太子殿下的为人也十分清楚,他绝无谋逆之心。
那吴大人如何解释,太子不将此事禀告朝廷,反倒是私造炮弹?
祝涛继续道。
吴青山转头看向他,祝大人如何确信,太子殿下未将此事禀明朝廷?
火药失踪,乃是军国大事,至今朝廷上下无人知晓,皇上亦是不知,这难道不是太子不上报的原因吗?
报!
这个时候,一个士兵突然从外面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跪在地上,道:启奏皇上,太子传来急报。
快呈上来。
宣帝神情紧张的看着来信。
魏公公立刻上前,将封着的信给取了过来。
宣帝一目十行的读完,深吸了一口气。
这是太子禀报朕,火药失踪的急报,落款是一个月前。
宣帝对众大臣道。
吴青山立刻接过话,从边关到京城路途遥远,送过来,正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但太子殿下私造炮弹,仍旧是不合律法。
不合律法?
吴青山笑了。
祝大人可知,太子是在何处?
祝涛甩了甩袖子,对吴青山这个问题十分的不屑,自然是在边关。
那祝大人可知,太子和众将士面对的是什么人?
这次祝涛没有说话了。
吴青山朗声道:太子和众将士面对的是金人啊!杀人如麻,视我大周百姓为猪狗的金人啊!
没有火药,又是隆冬,一旦金人发难,太子和众将士如何抵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