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坊间的传说中,只要尸体不是完全腐烂,皮肉尚在的话头发和指甲还会继续生长。
其实这个说法才是错的,人类的尸体在不同环境中,会形成不同的不化尸。
其中以干尸也就是木乃伊最常见,毕竟干尸的形成只需要干燥的环境就行。
在有就是湿尸,这种最长间的就是医学院中泡在福尔马林里的尸体,再有就是著名的马王堆女尸。
其实这种尸体能保存下来,最主要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液体本身抑制霉菌让尸体无法进一步腐烂,另一种就是液体让尸体与氧气隔绝,造成了厌氧环境,从而让尸体保存下来。
马王堆的女尸就是这种情况,意外倒灌入棺中的液体,让尸体处于了厌氧环境中,从而让尸体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最后就是皂化尸和蜡化尸了,其实蜡化尸很好理解,毕竟大家应该都知道腊肉,想必不少人也吃过。
其实蜡化尸体就是腊肉,只不过没有人会把人的尸体做成腊肉,也就是说尸体在某种巧合的情况下,自己风干成为了蜡化尸。
至于皂化尸的原理就有些复杂了,不过很多人都知道肥皂和香皂吧!
这些东西其实就是动物的脂肪做成的,而皂化尸的形成就是在某种特殊的环境中,让尸体停止了腐烂从而让尸体中的脂肪发生了皂化。
而皂化的脂肪对尸体其他组织进行了包裹,从而让尸体与外界的环境隔绝,这才形成了皂化尸。
眼前的这具尸体属于蜡化尸,尸体本身没有什么味道,但是尸体本身属于风干后的样子,只不过全身的黑毛让人感觉这具尸体很大而已。
而死亡后还能让毛发和指甲继续生产的尸体,就只有后面这两种了。
老薛看着桂左笑眯眯的说道,“唉,你不妨猜猜,这具古尸应该是肖家的哪为先祖?”
桂左若有所思看着尸体,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于是他在解剖台周围找了把手术刀,就走到了尸体边。
他在尸体的肩头刮出了一片皮肤,在那里的皮肤有些古怪,居然是片像鳞甲一样的皮肤。
“别动躲开点!”老薛看到这里,立刻喝止了桂左。
“怎么了?”桂左不明白反问到。
老薛似乎若有所思的笑着说道,“作为一名江城警察,对于盗墓的事情可是要进行详细了解的。想必你们也看到一些盗墓小说,知道所谓的盗墓流派吧!”
卓玛说道,“知道,向什么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搬山道士、卸岭力士。”
老薛笑盈盈的说道,“这些所谓盗墓门类其实在民国时期就消失的差不多,知道他们为什么消失了吗?”
桂左摇摇头,说道,“这哪儿有人知道,难不成是因为那个时期战乱,人都死绝了?”
老薛微微摇头说道,“跟战乱是有关,不过不是人死绝了,而是断了传承,就是说这些盗墓的手段,不足以让后代活下去的时候,谁还会把这些东西传给自己的孩子。
所以这四种盗墓的职业在清末的时候,就失传的差不多了。
但是他们的技巧,却还是流传了下来,比如发丘中郎将就是找陵墓的,摸金校尉就是下墓的人,并不是小说写得那种什么鬼吹灯之类。
再有就是所谓搬山道士和卸岭力士,也都差不多的。
搬山道士就像是发丘中郎将,他们是找陵墓的,找到后负责打开的。
而卸岭力士是负责下墓,跟摸金校尉是一样。
其实从古至今,盗墓就分为寻墓和下墓两个分工。
江城周边其实有很多古墓,盗墓这种犯罪一直都存在,建国后为了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曾经专门有考古工作者在江城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收集了想当多的资料。
同时也把一些像洛阳铲一样的这种盗墓工具,纳入了考古的工具范畴。
但是所谓的卸岭力士,一直是个迷,直到后来人根据传说,逐一对照的时候,才发现卸岭力士似乎在清朝中期就绝迹了。
至于卸岭力士的盗墓手段,就更没有人知道了。
只不过史书中有记载,卸岭力士似乎可以像穿山甲一样在地下刨坑掏洞。
还有一些详细的记载中,写了卸岭力士的特点,面如常人身有鳞甲坚硬如铁,生于肌肤之上宛如天生一般。”
说道这里老薛戴上了橡胶手套,轻轻的戳了戳被桂左刮开的肩头,说道,“就跟这个一样!”
桂左脸上露出吃惊的神色,却是说道,“可是我怎么看上去,像是树人病的变种。”
树人病,是由人身体里的某种角质性的病毒所致。
由于某些人天生的基因问题,免疫系统某种功能缺失,导致这种角质性的病毒可以侵入体内,改变细胞形成机制,导致皮肤上长出了大量多余的角质性物质,一旦积累起来后就会形成犹如树根一样坚硬的物质。
桂左读过类似的盗墓类小说,其中讲到卸岭力士的时候,提到过一句“卸岭有甲”。
只不过小说里描写卸岭力士,大多都是有着一身锻造很是精致的铠甲。
不过现在桂左觉得,所谓卸岭有甲,会不会就是树人病的一种表现,从而被卸岭力士当作了一种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