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十四章 赠玉(中)

第七十四章赠玉(中)

西汉初期,汉八刀蝉的显著特点,就是平头的,这个常识冷寒辉还是知道的。当然,不是古董行的人,知道汉八刀玉蝉珍贵之处的极少,冷寒辉不过是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才偶然看到了关于汉八刀的一星半点知识。

古老似乎再给冷寒辉普及汉八刀的知识:“其实汉八刀真正价值高的不是在雕刻的精美不精美,而是看这几个方面。

第一个是看年代,比如这只西汉初期甚至是秦末时期的玉蝉。

其次是看匠心,所谓匠心独运就是这个意思,比如,你猛一看,这只玉蝉粗陋不堪,但是啊,越看越感觉有味道。

如果你不停地换角度,这只玉蝉越发地传神起来,似乎在扬声鸣叫,又似乎要展翅冲天而起。

我认为,这只玉蝉已经在雕工艺术上讲究传神这个很重要的工艺了。你要知道,现代的雕刻工具要比古代强了不是几倍而是几百倍上千倍。要说精雕细刻,任何一个朝代都比不上现代工艺,可惜,它们就算是栩栩如生,也没有多少研究价值,只有观赏价值。

所以啊,再次,就是看玉石的质量和手艺出自谁的手里。

比如现在珠宝店里摆着的那些玉蝉,这样的玉蝉只能看玉的质量了,其次才是看工艺,看这样的东西是出自哪一位大匠之手。名人的手艺自然要价值高一些。”古老突然沉寂下来。

后来冷寒辉才知道,这是古老的一种习惯。

每当他对某件研究的学问,项目,或者一个物件有了新的想法,就会立刻进入感悟状态,直到弄清楚这个感悟到的东西是不是新的发现,才会再次清醒过来。

这里说“清醒”,不是说人昏过去了,而是进入了深层思考的一种表现。

冷寒辉自己也多次出现过这种情形,他知道,这种情形的出现是好事,每次自己从感悟中清醒过来,脑袋里的知识必然都会突破一些,而且都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玩意有点玄乎。

佛家管这种现象叫顿悟,道家叫入定,儒家叫感悟,而后感悟有成,或许会突破知识障成为一代宗师。

冷寒辉伸手按在老人的腕脉上,闭上了眼睛。

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动作,总是时不时地下意识按在古老的手腕上。

他的这个习惯是在刘和刘老的身上养成的。

他知道,这是对七还散和七针还魂心里没底的一种表现。

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师祖在给病人服用了七还散,用了七针还魂之后在给病人号第二次脉的。

还好,古老只是有点累了,需要暂时休息一下,顺便感悟一下刚冒出来的某个想法?

这样很好,再说了,马上就要到晚饭时间了,他必须让小石头给自己送饭来,他可不想蹭别人的饭吃。

金医生应该和古老的渊源很深,他们之间有情义,有亲情或许更有有通财之义,可自己和人家不熟啊,不好恬着脸白吃别人的饭食。

他刚拿起手机,就看到病房门静静地慢慢地打开了。石城光和小房子已经一先一后手里提着四个保温桶走了进来。

冷寒辉心里一暖,自从父母过世后,只有师祖给过自己这样的感觉,师叔伯们一个个埋首在他们的医术中快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那些师兄弟好些,知道用功。

那些师姐妹们更是不着调,整个天嘻嘻哈哈地打打闹闹,多次被师祖看到拿着戒尺打手心,有时候实在是被她们气急了,还打屁股,无论是单衣还是棉衣。

“感动了吧?还是咱们兄弟心贴心吧?我带来了两份饭菜,一份是以肉菜为主你最爱吃的,一份是你开出来古老的食谱,都是小房子亲手用最好的食材做成的。

快把古老叫醒,趁热吃了吧。”石城光说道。

这小子没心没肺的,这一通自夸,把冷寒辉对他的感动立马变成了尴尬,继而变成了一种恼火。大小伙子了,最怕别人看出来自己内心的情绪,特别是这种感动的情绪。

于是,冷寒辉把感谢的话都送给了小房子:“我说嫂子啊,你以后要教会这个胖子做饭啊,不然的话,这个习惯养成了,你可就真正地成了他的御用厨师啦,到时候,这家伙的胃口会越来越大,你慢慢地发现,在家里,他就成了大爷,你成了小保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一阵大笑声传来,古老醒来了:“寒辉啊,我真的羡慕你啊,有这样知心知己的好朋友。

而我呢,只有学术上的同伴,至交好友几乎一个没有,刚才不久前那三个家伙不过是我的课题研究团队的人,学友的感情多过朋友的情谊。

一会就要过来送饭的小金子,他爹和我算是通家之谊,不过啊,他爹去世的早,现在感情也淡了许多。

既然这位小胖子请我吃饭,那我就不客气了,上菜上饭吧!”

石城光立刻变得高兴万分。

能请全市闻名的古老吃一顿饭是多少人求不来的好事啊。

不过,他根本就想不到,这些请古老吃饭的人,都是怀有目的的,而他,纯粹就是想请古老吃一顿顺口的饭而已。

当然了再顺便夸赞小房子几句更好了。

古老顺手把他拿着的西汉八刀蝉递给冷寒辉:“送你了,拿回去好好研究一下,这东西没有钻孔,钻孔的汉八刀到了后世才有。

这种汉八刀玉蝉有三种不同的用途,一种是当做玉佩压衣袍的,一种是冠蝉,顾名思义,是顶在脑袋上的。最后一种,是琀蝉,塞进逝者嘴里用来堵住水银不从口腔里流出来用的。

无论它们的用途如何,都是采用了道家羽化的含义。生前表现自己对羽化成仙的向往,死后不能幻象了,就有家人把这东西给他放在衣服上、帽子上、塞进嘴里和谷道里,盼望逝者羽化成仙,飞往更高级的世界里享福。

顺带着也带着他们全家升天。

不是有句成语,叫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吗?

至于这枚玉蝉,我认为是冠蝉。戴在脑袋上才能让别人欣赏到它的神采。

所以,你别担心它是从死人的嘴里取出来的,更不是从逝者谷道里扣出来的。

没有傻瓜会让死人把脑袋摇来摇去让别人参观的,你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