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十九章 无奈的夕阳啊(三)

第八十九章无奈的夕阳啊(三)

郑大嫂目瞪口呆地看着她,冷寒辉惊讶得吃呛了,满嘴的小馄饨被气流顶出了喉咙,喷在了面前那张巨大的茶几上。

那位中年女保姆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原来你俩是小两口啊,那也不要在公开场合说这么重口味的话啊。”

这句话一出,全屋子的人都静了下来。

不到三秒钟,首先是郑大嫂开始爆笑,继而是冷寒辉满脸通红地尴尬地笑,只有秋雨凝摸着后脑勺疑惑地看着这俩家伙。

等到那个保姆居然也开始哈哈大笑的时候,秋雨凝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说的话有点不太合适了。

“你们都别笑了!我是说,工作上的事情我需要他,可没有别的意思!”得了!这话还不如不说。

秋雨凝的眉毛拧到了一起,她很生气,最近怎么一见到这个大个头就郁闷,一看到这个看上去就好像是老实巴交的家伙,就心里有气呢?

从把这个小子忽悠到老城坊社区以后,即便是他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他嘴角的那一丝笑意就从来没有消失过。

那一丝笑意怎么看怎么像是在嘲笑谁,或者嘲笑什么。

就是这一丝笑意以前她认为是冷寒辉在感激自己,实际上也真的是感激。

但是现在看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或许这小子真的在嘲笑自己?

她越来越不自信了,她不相信,一个出手就把价值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一副药,送给他原本不相识的人,会是一个需要自己这样的笨丫头帮忙才能活下去的真的穷小子。

刚才,也不知道为什么鬼使神差地自己居然说出来那几句话。

这种事就不能解释,越解释,越说不清楚。

“我说外面的,你们是来给我找陪护的,还是来我老头子这里打嘴架的?我可有话在先,谁要敢欺负我们小秋,老头子就用拐棍把他打出去!”这时候,一个洪亮的声音从卧室里传了出来。

朱天德老人笑呵呵地说话了。

人老成精就是说这样的老人。他这是给秋雨凝台阶下呢。

郑大嫂一拉冷寒辉,抢先走进了卧室。

“朱师傅啊,你看,这就是我给你找的陪护,他叫冷寒辉,面貌端庄,仪表堂堂,浓眉大眼比那个你们本家的演员时茂还英俊。

他的个头足有一米九,劲头很大,您这样体重一百来斤的老人,他可以提起来就走,上个厕所啊,下楼晒晒太阳啥的,对他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啊。

闲来没事,还可以陪您说说话,人家可是大学生呢。还是个医术很高明的中医生。”郑大嫂这是摆明了在“推销”冷寒辉呢。

秋雨凝在旁边笑嘻嘻地说俏皮话:“郑大嫂啊,你还可以加上几句:“这小子饭量很大,一顿饭肉十斤,米三斗,是个纯粹的饭桶,只可临时拿来用一用,日子长了会把家里吃穷的。嘻嘻!”

冷寒辉早就知道秋雨凝这个丫头就是个人来疯,笑呵呵地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秋雨凝等到郑大嫂交代完工作,这才对朱天德老人道:“朱师傅啊,我有个幸福苑专项调研项目,想请您配合一下,您不是也申请入住幸福苑了吗?我就想听听您老的想法。你现在身体允许吗?累不累?”

朱天德笑道:“不累,不累,需要我说什么,你尽管问。你不知道啊,自从你提出了这个幸福苑以后,我们这些老头子,还有那些老婆子都高兴得不得了啊。

如果真的有这好事,就不必害怕回家了。

你想象一下啊,回到家里,冷冷清清的一个人也没有,连做饭的兴趣都没有。那么大的好几个房间里,就一个人孤单单的,除了看电视,大冬天的,你去谁家?

真的不如大家伙凑在一起快快乐乐地把剩下的日子过完拉倒。”

老头的话很爽快,秋雨凝刚提出来,他立刻就高兴地同意了。

秋雨凝回手把厚厚的一摞子稿纸塞给冷寒辉:“你先看看,这些东西是这七、八天你在家里发癔症的时候,我自己辛辛苦苦地到处跑获得的第一手调研资料。

你给润色润色,这个调研报告要在党支部和社区工作会议上公布的。”

冷寒辉点点头,拿起那份资料看了起来。

这份调研报告的标题就是《无奈的夕阳:爱与哀愁

――老城坊社区老年人赡养现状个案调查》

前言中写道:“随着驻本地央企以及其他大企业退休员工划归地方社区管理以来,大量的老年人进入了社区管理范畴。

老城坊社区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地摆在基层党支部和社区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了。

我们在这里不再重复关于老年人的一系列令人忧虑的数字了。我所要表达的是日益老龄化过程中各种矛盾越来越突出的老年人赡养问题。

它涉及道德和法律两个广泛的领域,关乎我们社区所有有老人的家庭的实际状况,已经到了由社会,由政府切实考虑解决办法的时候了。

同时,这也是我们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任务之一。

我们在最容易发生赡养矛盾的普通基层员工、普通城市居民,和一些知识分子家庭中随机考察了大量个案,并把它分成三个大类:对老人拒绝赡养;约占调查总数的1%。只重物质赡养,忽略精神慰籍;约占82%。对老人既重视物质赡养又关注感情慰籍的占17%。

从以上数字比例上看,对老人的赡养状况虽然是和目前温饱和小康兼而有之新型社会现实基本相适应的,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观念不断嬗变,道德结构不断调整,以及法律规范的相对落后,这样的赡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老人的需要,更远远不能适应老人的感情需要,从而必定会带来一系列的由此而引起的社会问题。

社区老人的赡养问题社会化,已经是个现实问题了。

我们的调查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本次调研标题为“无奈的夕阳”。

我们在家访中接触的几乎所有老人都不想拖累儿女,都不想自己成为儿女的包袱。但是,岁月无情催人老,渐入老境的身体越来越不听指挥,诸多病症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行动越发困难。

这种无奈,是不到老、病不会有深切体会的。再加上经济上的原因,使得老年问题日益突出。

所以,幸福苑这个相对来说适合社会养老的公益事业项目,应该符合我们社区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