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这就是起死回生啊(上)
人老了,想问题就复杂,再说了,一个人守着那么大的房子,寂寞孤单的感觉让人憋闷。和保姆大嫂说话多了,怕人家烦,又怕外人说闲话。
找个借口,请来一个小伙子或者中年男子陪着说说话,这就没问题了。
朱天德惭愧地低声道:“其实,我就是一个人在家憋闷的难受。想找个人陪我说说话,我又不想和一个女人拉呱,这容易让人家女子反感。
所以,我特别强调,想要郑大嫂给我找个像小杨子,就是走了的那个杨建新那样的,会说话,讨人喜欢的,喜欢说话有幽默感的男护理人员来家。
当我知道来的护理员是这位小伙子的时候,心里十分不安,让一个名医的传人,而且他本人就是个高明的医生来陪着我说话,总感觉这不对头啊。
这就是大材小用了。
所以,现在我就声明,从现在起,解除合同,让寒辉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去吧。对不起了。”
老人看上去有点郁闷。
这都是什么事啊,好不容易来了一个护理员,可惜,还留不住。
“解除合同倒是不需要,现在只要更换一个人就可以了。这个人你还认识,就是前不久护理周涛的那个男护理员。”郑大嫂笑道。
“那就好了,我知道那个小子,都快五十的人了,说话贫嘴不说,还爱拿我们这些老头子开玩笑,不过他心好,每次来社区活动站,都来看我们抖空竹。还经常从自己家里带来他老婆做好的那种婆婆饼给我们尝尝,是个不错的人。
唉,这个老周啊,他的脑袋被驴踢了吗?怎么大半夜的一个人跑去湖心亭挨冻?没冻死在那里算他命大。我看都是孤单一个人不愿意回家闹的,这一点和我差不多。以后啊,有了幸福苑,我第一个推荐这个倒霉蛋入住进去。”朱天德感慨道。
冷寒辉发现,在自己接触到的老城坊社区里,除了那个把自己赶出来出租房的房东,当着自己的面,还故意唱“北风那个吹呀”的胖女人有点不近人情,其他人的心地都很不错,很有同情心的。
比如面前这个连自己都感觉孤独的老人。
到老了啊,如果没有一儿半女的在身边,或者是鳏寡孤独的老人,一般都喜欢报团取暖,他们害怕孤独,害怕自己哪天出事了,身边连一个报丧的人都没有。
郑大嫂就是做这家政一行的,对老人们的心态把握很准,秋雨凝的调研材料全都是她提供的线索。
每一个行当,都有自己的行为规则,但是,都是以盈利为目标的。
郑大嫂不是不明白这一点,她把自己辛苦得到的这些材料交给秋雨凝,看似和她的盈利目标相悖,但是啊,正是这一点,才是她和秋雨凝成为亲密朋友的基础。
因为一个人办企业也好,办事业也罢,都有自己的一个坚持。
郑大嫂的坚持就是让自己活得有价值一些,同时,尽可能地帮着那些没有工作的人找到一份适合他们的工作,起码可以保证他们的家庭生活不至于陷入困境。
秋雨凝和郑大嫂两人的目标其实大同小异,都是为了孤独病弱的老人服务。只不过郑大嫂做的是公司,是盈利性的。而秋雨凝是在做公益,是非营利性的。
本来两者之间是有矛盾的,现在,她们俩非常和谐地互相配合,拾遗补缺,目前效果还不错。起码在幸福苑办起来之前,郑大嫂的公司已经开始盈利了。
好的口碑,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即便是将来幸福苑开始入住了,一段时间里,仍然离不开郑大嫂的公司扶持。
而且,好几次听秋雨凝话里的意思,郑大嫂有个意向,将来或许会把自己的员工并入幸福苑这个公益事业,起码也会让他们中间有志向做公益的人在幸福苑工作。
既可以赚钱养家,也可以做好事。
幸福苑也是给工作人员发工资的。
完全不收费,连成本都不回收,只付出的那是官府的救济,或者是一次性救助活动。
是不需要持续投入再进行良性循环的公益事业的官府行为。是用纳税人的钱来对特困人员和家庭进行帮助的民生行为。
而公益事业,必须是在可以可持续的前提下,长久做下去的一种非盈利事业。
幸福苑,这种非营利性的养老机构,和那种给灾民分发口粮、提供等等一次性的救济活动不一样。
对此,官府有着严格的规定。
没有达到官府规定各项标准的公益机构,是不允许进行相关活动的。
朱天德的问题解决了,郑大嫂又给冷寒辉安排了赵刚老师傅的护理任务。
就是现在杨建新正在全力帮助的那位老人。
这位赵刚身患多种要命的疾病,被第三人民医院的医生诊断为最多只能活半年。
只是,杨建新一直以老人的侄子的身份出现,他深怕老人知道了自己得了这么多病,还都是要命的病,而且只能最多活半年这个事实,如果老人受到这个打击,或许连几天都坚持不下去了。
所以,这个情况,他并没有告诉赵刚老人。
等到离开朱天德的家,到了郑大嫂的家政公司,冷寒辉这一次才算是交卸了短短半天的护理任务。
同时,郑大嫂告诉冷寒辉,这一次护理赵刚的工钱要远低于护理刘和和古敦仁的工钱。
因为,这位赵刚就是依靠退休养老金生活的独身老人,平时很少自己做饭,经常到小饭馆吃饭,还顺带喝点小酒,没啥存款。
要不然杨建新也不会自己出钱来帮助这位老人。
冷寒辉点点头笑道:“就当咱们公司是去做好事吧,杨建新能做到的,您能做到的,我一个单身汉,现在不愁吃不愁穿的,也没理由做不到。”
郑大嫂拍拍冷寒辉的肩膀,并没有多说话,和这样优秀的青年人不需要那种虚假的客套。
冷寒辉和秋雨凝又认真研究了一下秋雨凝写的这个半拉子调研报告,增加了朱天德这个案例,然后,两人一起来到了天海市第三人民医院。
从这个下午起,冷寒辉就成了赵刚老人的护理员。
而秋雨凝就是来跟踪进行调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