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无奈的夕阳啊(十)
现在的有些人们啊,只要是他们认为的好事,即便家里很有钱,也对那些极度困难的人家得到的一些公益照顾进行攀比。
所以,我们建议,把老刘家的事情列入社区公示的名单,让社区所有的住户来讨论一下,然后少数服从多数,进行群众表决。
咱们社区可以在最后的结论中拿出一票来,支持真的有实际困难的家庭。
这一票具有四成的效力,所以,是决定性质的一票。
秋雨凝调研的第七个案例被她起名叫《窗前那一串红灯笼》,这丫头还真的有点文学细胞。
林向辉的父母住在老城坊社区已经几十年了,林向辉的父亲原先是文化股的办事员,一直工作到退休,总算是成为了一个科员。
老人家沉默寡言,一辈子没有得罪过任何人,可惜,现在总是贪杯,而且一喝起来,就忘了一切。
等老伴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医生告诉她,老人已经脑梗死好久了,现在是陈旧性脑梗死,小脑萎缩,智力和行为已经受限。
老伴着急啊,心情激动之下,大小便居然失禁了,从此之后,只要稍微心情有波动,就很可能再次大小便失禁。
这一对老夫妻双双陷入了病魔的魔掌。
这对他们唯一的儿子是个很大的打击,也成了儿子的巨大负担。
他们的儿子林向辉今年已经50岁了,是个的士司机。
因为结婚晚,林向辉的儿子才刚上初一。媳妇身体病弱,早在两年前就病退下了岗。
他的父亲已经89岁,母亲84岁了。他本来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姐姐在上到高中时,因为拔牙感染,得了败血症,死了。
而哥哥在前不久的年底,被一辆路过的汽车当场撞死,肇事者逃逸,嫂子悲愤过度,至今神志不清。
林向辉的父母也因此再也没有了欢笑声,一个沉湎在酒杯里,一个气急攻心之下植物神经极度紊乱,后果之一,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大小便,而且时不时地脑子里犯迷糊。
因此照顾服侍两位老人就只能靠他一个人了。他每天无论多忙多累,都要到父母家看看,做好饭,再陪两位老人说会儿话,然后再回家去为老婆孩子做饭,还要洗洗涮涮,哪天都要忙到将近夜里12点钟,等回到他自己的家,已经是凌晨一点左右了。
这天,天已经泛黑,他拖着疲累的身子刚刚走进父母家门,就闻到一股难闻的怪味,似乎酒味中夹杂着一股粪便的臭味。
他三步两步赶进里屋,见到父亲正在喝酒,他放下了担着的心。他仍然觉得哪里不对劲,臭味似乎是从妈妈的被窝里传出来的。他翻开被窝,见妈妈仍在沉睡,阵阵恶臭扑鼻而来。
妈妈又大小便失禁了。
妈妈今年以来,明显不如往年了,特别是最近,总说很累,天一擦黑,就睡倒,而且,开始大小便失禁。
如果在睡前忘了上厕所,很可能就便在被窝里。这已经是第四次了。
当林向辉把一切收拾好,已经是半夜了,他不知道,家里老婆孩子是怎么对付晚饭的,但他实在顾不得了。
他站在夜空下,想起刚才妈妈难过的样子就心疼。妈妈仍然像以前一样疼爱自己,只是自从哥哥的事情发生以后对妈妈的打击太大,本来很健康的身体,现在是一天不如一天。
刚才,当妈妈知道自己又便在床上后,难过得掉下了眼泪,她实在是心疼这个整天也没有闲工夫的小儿子啊。
林向辉百般劝解妈妈,养儿子不就是为了防老吗?您这一辈子为了儿孙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临到您老了,不就是到了儿女们尽孝的时候了吗?这时候如果我不管您,那我还算个人吗?我也有儿子了,到时他也不会管我,他会说,你都没管奶奶!所以您别难过,人都有老的时候,这都是我们做儿子的应该做到的。
其实,在林家,父母都有做不完的工作,那时候,讲究的是无私奉献,加班是经常的事情。所以,孩子们得到的关怀是最少的,林向辉和哥哥从小就锻炼出极强的自理能力。
他记事早,他还记得八岁那年出麻疹,发高烧。父亲常年在外,妈妈天不亮就去上班了。只有刚上小学五年级的哥哥照顾自己。
那会儿自己什么也吃不下,只想喝水。哥哥就把自己舍不得吃的那份白面馒头放到他枕边,哄着他吃,再在旁边放上一大碗白开水,这才满怀担忧地去上学。
妈妈要到晚上很晚才能回来。中午哥哥回来见到只有水喝干了而馒头没动,就会心疼的哭起来,千方百计哄他吃。
哥哥还用早先攒下的早点钱给他买很小的扑克牌,带图画的歇后语,还有毛毛边的小画片,小玻璃球等。
这一段记忆已经牢牢地刻在他的脑子里。那时他是多么渴望父母就守在身边啊!所以,现在父母虽然老了,需要人伺候了,他也丝毫没有嫌弃的想法,他对父母那发自真心的孺慕、依恋、和孝顺,赢得了周围邻居的赞叹,成为父母教育子女的楷模。
只是他太累了,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就在前不就,医生查出了他不仅低血压,而且有心衰的症状。
他担心万一自己有个三长两短,这一大家子人怎么办?
夜空下,他突然想起还有一件事没办。他返回父母家,从包里取出一串红红的小灯笼。小心地挂在窗前,通上电源,瞬时,房间里溢满了祥和红润的光,每个小灯笼上都有一个金黄的字,连起来是:吉、祥、如、意、合、家、欢、乐、幸、福、美、满。
这些小小的灯笼,寄托着林向辉的希望和渴盼。
我们认为,林向辉的家庭是不幸的,但他的善良,他的孝心,为这个不幸的家庭营造出了一个吉祥如意、合家欢乐、幸福美满的氛围,这是处于逆境中的人赖以生存下去的动力!
我们还在思考,社会为这样的处于崩溃边缘的家庭应该做些什么呢?
目前的中国社会,从主流上讲,还没有摆脱“生、养、教,自立――然后再反脯:养老,送终”这样一个传统家庭生存和养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