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二零六年,南宋开禧二年,五月。
被宋国刚刚夺回不到十几天的泗州城城外,小树林里。
“嘭、嘭、嘭!”
在这片本应充满寂静的小树林里,却屡屡传出像是狗熊撞树一样的声音。
可是在这中原地界,哪里来的狗熊呢!
那哪里是狗熊,分明就是一个人,一个只穿着遮挡裤的七尺高的身形壮硕的男子,在那里不停的撞着树。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跟着前些日子夺取泗州的毕家军的随军江湖人士丐帮三袋弟子钱松。
由于毕家军要在泗州暂时修整的缘故,钱松等一干江湖人士也停留在了泗州。
停留下来的这些日子,钱松不像其他那些江湖人士,拿着得来的赏金去花天酒地,去胡吃海喝。
钱松很有节制,得来的赏金全用来买了自己练功所需的药材了,这些时日来,也一直在苦练着自己的根本武功金钟罩。
经历了建康、泗州这两场战争的洗礼,在这十几天里,钱松的金钟罩也是有大进展的。
十二正经,他已打通了九条经脉了,他有感觉,距离彻底打通十二正经十二条经脉的日子不远了。
距离登临第四层的金钟罩也已不远了,准确的说,是只要把金钟罩突破到了第四层,十二正经也就圆满了。
届时钱松就是名正言顺的江湖二流好手了。
十岁的年龄,能即将做到这一切,习武不过五年时间而已,应该说,这些都离不开他自身先天的天资和后天的努力,这二者缺一不可。
“钱兄弟,钱兄弟。”
一道士急冲冲的跑进了钱松练武所在的小树林里。
“一清道长,你来干嘛?”
来找他的是同样随军的江湖人士道士一清。
自从跟随毕家军以后,毕家军里的江湖人士,就一清跟钱松的关系最好了。
应该说,那群七零八落的江湖人士,钱松也只看的起一清这一人。
“快跟我回去,郭帅来了,来泗州了。”
“他来了,干我们什么事,我们这群江湖草莽还是不要凑上去自找没趣了吧!”
像毕再遇这样文武超群,能礼贤下士的一军统帅,在宋国那是少见的很,至少郭倪不是这样的人。
“我们这些人才是草莽呢,你可不是,你可是丐帮的人,与郭帅同行的就有你丐帮的大人物,点名要见你,快跟我走吧!”
“是吗,那好,我跟你走。”
钱松跟着一清一路向泗州城里走去,这一路上,钱松也没闲着。
“一清道长,上次你给我讲的,我还是有点不明白,这易经周易里的八卦到底何意?”
“这啊,乾三连,坤三断、震仰…嗨,都这个时候,我与你说这干嘛!”
“别不说啊,一清道长,我这可是向你请教道家学说,我很重视的。”
“钱兄弟,你能仰慕道家学说,想学,我是乐于教你的,可现在不是时候,等今天这事过了,我俩再深聊,这道家学说要平心静气的去学,不可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