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6章忘形

“如果你是主动的,再多的工作你都不会觉得累。”

“如果你是被动的,一点点工作都反感。”

“当年刘伯温就是从主动开始的。”

“他到河边看见有一个女人在洗衣服。”

“他就问那个女人,洗一百件衣服,不累吗?”

“而女人却回答他说。”

“你不要想着洗一百件衣服。”

“而是想着把衣服洗一百次。”

“然后不断的磨练自己。”

“如何洗得更快。”

“如何洗得更干净!”

“那么自己一点也不会累。”

“反而还很愉快!”

“这就是观念影响行为的例子。”

“所以,我们教育也应该这么做。”

“在老师和父母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

“尤其是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后。”

“他就十分自律自觉的。”

“如此教育还会有什么困难吗?”

“其实,最好的教育就是得意忘形。”

“得其精神内核,忘掉文字形式。”

“学习需要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就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先要将书读后,然后再读薄的过程。”

“第一个阶段,不能注重文字,这是术,而要注重内在的精神内核,这是道。”

“道需要用术来表达,术表现的内核是道,两者缺一不可。”

“第二阶段却又不同。”

“一句很有道理的话,要先透过文字看见背后的内核。”

“应该注意的不是文字,而是它要描述的东西,或者是状态,情形。”

“接着将这个东西拿到自己的脑海里,对照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

“就可以发现有很大一部分是符合这个道理的。”

“当然也会有一部分不相符合。”

“就算没有看见反面的东西,也要留下余地,或许是自己还没有看见呢!”

“一定要有阴阳,正反的思维和警觉。”

“最后第三个阶段就是整体观,系统观的运用。”

“其实还有一个故事也再说明教育需要得意忘形!”

“曾经有一对师徒在山上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