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杨暕得了失心疯,即因此事,皇帝杨广下令:押解齐王回东都府上,且下半生,无皇命,再不许走出府邸。
什么意思?
这是皇帝直接将之前经常带在身边的爱子,给圈禁了。
若是普通的事情,会让皇帝如此去做吗?
当然不会。
因而,天下间的谣传,越传越厉害。
当杨昭此中讯息时,就注意到了好几个版本。
对这个自他成为储君以来,性情就有些改变的弟弟,杨昭自己可是非常清楚的。
一如去岁在江南的刺杀,还有之前的几次搅局,他清楚的知道,是谁在后面煽风点火。
杨昭没有选择出手反击的原因,除了没有时间精力抽出手,专门对付此中阴谋诡计,且之行事坦荡,并不惧怕外。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很想了解,自家的弟弟,还会用处什么手段。
需要知道的是,玩火者,终将为火所烧。
这一次,眼看着父皇消失北漠月之久,弟弟杨暕将火玩的更大,最终还是逃不了烧到自己的身上。
北方传来弟弟齐王杨暕的消息之事其一,另一件事,让杨昭暂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是,便宜老爹,大隋的君主,在经历了两月前的困境后,似乎还没有放弃对突厥人的进攻,似乎想要发动第三次北征,一雪前耻。
至少,杨广还没有打算回归东都,更别说长安了。
而这次,赫然是将年幼不过一岁多的幼子,也是杨昭同父异母的弟弟,刚刚被册封为赵王的杨杲,以代替二弟,“患失心疯”的杨暕,以继续留守洛阳。
同时,不再以宇文述监理朝政,更有数人被调离岗位。这无疑是对杨暕之事后的一些列补充。另有一些人,包括之前为杨暕打压之辈,遭到提拔。
此中之操作,让朝臣无不再感受到了什么是帝王心术。
别看大隋皇帝做了太多荒唐事,甚至于连国内,多有叛乱。但凭借这么一手,他同时告诉着众人,大隋的朝政,依旧为他这个皇帝抓在手里。便是旁人,再怎么“活蹦乱跳”,也逃不了他的五指山。
但到目前为止,众人还是没有看出大隋皇帝于国内的叛乱有什么具体章程。唯一的决定,即是命来护儿继续平定杨玄感之乱。
似乎于杨广的心里,杨玄感之乱,才是动摇大隋国本之事。从实际上看,杨玄感之乱,却也给天下人开了个很快的头。且杨玄感其人,正是在老杨进攻突厥的关键时候,掉了链子,依照老杨的脾气,当然不会给善了。
遂而,便是于来护儿的命令里,都没有细说当活捉杨玄感。另一层意思是,他需要以杨玄感之死,来警示大隋的官吏,同时告诉叛乱之众,像杨玄感这等几乎掌握了正儿八经兵力的叛贼,都为朕轻轻松松的消灭,何况你们这些叛军?
朕不消灭你们,是暂时腾不出手而已。
就在旁人不断的猜测中。
一封来自北地,专门向江南的诏书,于八月初九,来到了江都杨昭的手里。
随之,一个消息,从江都开始传遍天下。
皇帝欲继续北伐,而北方多地零星之乱,当以太子杨昭重整兵马,以平之。
房舍内。
刚刚收到消息,即迅速返回的房玄龄,不由得惊叹道:
“陛下疯了!”
房玄龄这段时间,尤其在水师的第一艘大船下水后,都于海边帮着杨昭料理水师的事务。
短短数月间,房玄龄赫然已经晒黑。
皇帝的消息送来,杨昭即便早有所料,但还是被老杨额这个决定给惊住。
大隋的内部情况,已经如此纷乱。
老杨还打算,同时发动对突厥之战,以及对内平叛,这两场战争。无论是哪一个,都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以认真对待才是,焉能儿戏?
站在老杨的角度,或觉得这样没什么问题,毕竟他的权势还稳固,在之看来,人命依旧不是什么事情。但只能说,老杨还是一厢情愿,还没彻底的了解到民心。
房玄龄话后,一直闭目沉思的杜如晦,睁开了眼,他发现杨昭自他们等人入内以后,一直保持着淡然的表情,只看着大隋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