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易坐在宋士杰身旁,悄悄观察这些法学生,发现他们打扮颇有特点。一身青衣,仿佛衙门皂吏的差服。腰间系一根腰绳,粗细不等。
同学不断进来,每进来一个人,宋士杰就站起来给众人介绍。
这些人竟然都认识自己,一听就知道是谁。
“刘兄。”
“张兄。”
“刘兄。”
“马兄。”
刘知易一一招呼,最后没记住几个人。
跟张景一样,法学院的斋长也喜欢最后一个到来。
宋士杰同样介绍,对方见到刘知易竟然热情了一些,板着的脸难得露出笑意。
“刘兄!”
“李兄!”
刘知易拱手。
徙木斋的斋长姓李名启。
“刘兄请坐这边。”
李启抬手示意他坐在自己身旁,接着一挥手,远处一张空椅子被隔空摄来,落在他身旁。
刘知易只能坐下,随口问道:“这是绳之以法?”
李启点头。
刘知易参悟这门秘术多时,感觉已经领悟了其中的气势,运转真气也能激发出同种气势,但就是用不出法术。
“刘兄。打狗一案颇含法理,不知刘兄有何高见?”
一上来就直奔主题,刘知易还没来得及请教法术呢,不过坐在斋中,下面坐在二十多个法学生,也不好在这种场合请教。
就先回答李启的问题:“狗咬人,人自卫,杀之无罪。”
刘知易说着,下面二十多人,包括坐在身边的李启,都全神贯注听着。路上刘知易已经明白了情况,上次他抛出这个问题后,在徙木斋引起了一场大辩论,最终没有得出结果。
刘知易继续道:“人纵狗行凶,狗为凶器,人为凶犯,凶犯行凶,杀之无罪!”
说完,刘知易看到大多数人脸上带笑,少部分人脸上失望。
他们之前辩论过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认为无罪,少数人转不过弯,认为有罪。由提问的刘知易回答这个问题后,就有了标准答案,所以那少数人就有些失望。
李启朝刘知易拱手:“刘兄法理精辟,在下佩服。不知刘兄对榘无缰有何看法?”
榘无缰,一代大侠,杀人无算,最近落网。成名数十年,行侠仗义、劫富济贫这样的事情做了无数。榘无缰也是一个高手,不过修的不是武道,而是文道,他是墨家弟子。这个世界的侠客都出自墨者,秉持兼爱、非攻等墨家思想。所谓兼爱,就是要爱所有人,博爱精神,非攻,不支持战争,和平主义者。这样的抱持爱与和平信仰的学派,真的很容易积攒名望。
无论朝野,墨家名声都很好,对朝堂来讲,墨家不争权夺利,因此不会影响权贵利益。对百姓来说,墨家是一群把谁都当成亲爸爸,心里就没自己的活。名声能不好才怪!
所以榘无缰落网之后,针对如何处置他,在朝野掀起了巨大的风波。
这几天在法学院中,每天都能见到法学生为榘无缰进行争辩,经常争得不可开交,大打出手,最后被学谕这样的学官制止才能罢休。法学院还算的,太学兼容并包,也开设了墨家学科。墨家学院那批学子,已经开始暗中串联,表示要去劫法场了。
这是一个争议巨大的人物,连朝廷都不知道怎么处置。
李启请自己来,原来是为了这个话题,探讨狗咬人只是抛砖引玉罢了。
刘知易深吸一口气,知道避不开这个话题了。其实他也在思考,榘无缰到底该怎么处置?侠以武犯禁,对历朝历代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因此和平年月,不管侠客名声再好,都是要禁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