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用我的!"
银双捋了一簇头发,头发迎风而长,最后变成了一个一丈长的银发鱼竿,左边一簇头发是一根鱼竿,右边一簇头发就是另外一根鱼竿。
尉迟被唬的一愣一愣的。
再就笑着坐在了盘膝而坐,坐在了银双的身后,银双则是坐在了他的怀中,她抓着左边的鱼竿,眨巴着开心的眼眸,尉迟则是右手捏着这小小的特殊鱼竿,两个鱼竿这就是悬浮在了小小的湖面上。
感受着怀中暖洋洋的银双,尉迟长舒一口气。
哇。
心情瞬间放空。
小小一方世界,薄薄的水流,共钓一个寂寞,然寂寞却是如此的温柔。
九月的天气已经是逐渐变热,江舟城现在则是陷入到了搬迁的准备中。
现在到处都可以看见张贴出来的告示。
江舟城四大机构将会在一年之后从江舟城中撤离,到时候将会前往江南成为江舟城维系安定的基石,百姓们则是在快速的准备中,现在他们已经是将自己的地契交给了江舟城的官府,现在江舟城的官府是在帮助处理这种事情,官府和官府之间的对接,这效率就比之前快了很多。
至少江舟城的百姓这是不需要专门跑到江南里面去选择什么宅邸之类的,这都是会有江舟城的官府代劳。
而现在江舟城热闹的很,对于这种换了一个新家新地方,这是没有人会拒绝的,江南可是比江舟城要稳妥的很,很多东西都是长远考虑过的,更不说江南里面还有江南联合商会的存在。
江南联合商会就像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有了这种商会之后,人们做活的时候压根就不用担心被仗势欺人的,这就是一种浓烈的安定感,这种安定感可不是一些简单的金银能够做到的诶。
更不说江南里面各种条例和策略都是新出现的,是直接扫除了之前陈旧的一些规矩,新的规矩不但是更加的优秀,更是符合百姓所想的那种理想的居住场所。所以不只是江舟城的成年人,就是江舟城的孩子们,这都是非常期待着想要去江南里面居住的,新的学堂,新的朋友等!
太多太多的好处!
真的就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为此仙衣阁肯定也是要搬迁的,仙衣阁来到江舟城的一年多两年的时间,这是成功的将自己的名气直接打出去了,而今天江南里的仙衣阁已经是处理完毕,今天下午的时候仙衣阁就要开始搬迁。
现在则是早上的八九点中的样子,就算是这个时候,仙衣阁的外面还是出现了很多的女修士,这是不愿意放弃最后的一点点时间,是这个时候一定要量体裁衣,一定要将自己的衣服定制好啊,这种神奇的衣服简直就是有毒的,但凡是看见过别人这么穿,但凡是自己穿过一次!
这就是无法割舍。
再去穿着以前的衣服,真的就是味同嚼蜡的!
鸢儿等一边忙着,一边苦笑着,这真的就是没有想到的,今天是最后一个半天,很多仙衣阁的人员这都是准备关门的,结果还有这么多的客人,这真的就是一点点办法都没有,只能说是继续接待。
忙碌的很。
直到最后终于是关门的时候,仙衣阁的诸位才是相互看了看,这脸上也是出现了太多的笑容了。
以后各位就会在江南里面居住,往后就不至于到处奔跑,就可以和自己的家人们住在一起了,这种感觉是非常好的,谁不愿意和自己的家人们住在一个城池中的,更不说是这样一个如此优秀的城池的。
"好了,各位,我们开始收拾了!"
"争取半个月之后,我们在江南中重新开设店铺!"
"然后能带走的东西就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东西就留在这里了,江舟城要还给第三州了,我们往后的家乡便是江南!"
江南。
江南联合商会中,尉哲已经是忙的吐血了,最近因为尉老实的一个计划,这就导致江南联合商会出现了太多太多的大家族,以前只是制衣的么,说到底就是这几个人在这边玩耍的,但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各大家族都已经派人来到了江南联合商会中,这是开始要注册成为商会的成员。
以至于账房先生等现在已经是忙的抓耳挠腮的,他们这才是知道原来江舟城周围有这么多的镇子,有这么多的家族。
真的。
以前完全不知道的,以前觉得江舟城还是一个小地方的,但是真的要说将江舟城的所有人加在一起,怕是也有千万之多,而千万之多的江舟城里面,各种家族都是各种生意的,柴米油盐姜醋茶,什么都有。
复杂的很。
而人不够只能是去招人,但是商会招人又不是随便招人的,这就导致商会里面已经是积压了很多的家族卷宗。
这不是说一张纸就能搞定的,江南联合商会成立的这么长时间,尉迟将理念是传达了,但实际上运作起来不是说一句两句就能直接一笔带过的,各种各样的文件,太多太多,看得人头皮发麻。
没有办法。
尉哲是想要从官府那边招人来帮忙,临时顶一下,但是官府那边也是自求多福,江南和江舟城两个地方的官府加在一起,这都是完全顶不住各种搬迁的东西,宅邸是百姓的命门,这玩意更是需要小心处理的。
比如说江舟城的一个平常的宅子,这个宅子该利用什么样子的一个标准评价,然后对应的落在江南中?这种规矩的建立就是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更不说所有的宅邸都要用这种规矩来评价。
江舟城有多少的宅邸?暴多!
于是师爷现在一边哭着,一边审计着面前的各种卷宗,下面的各种衙役官员等也都是哭着在审计这种东宫,尉老实是上下嘴唇动一动,这就是直接将这种事情搞定了,然后他们这边还有很多善后工作,每一天都有一辆一辆的马车将这种卷宗等送过来,每一个宅邸的卷宗都有二十多张纸。
看的人都哭了。
卷宗的保存,卷宗的审阅,卷宗的复审,卷宗的改变,卷宗的发放等等,一系列的东西太多太多。
而官府这个时候还真的别哭,十二连环坞的十二个当家,这个时候是抹着眼泪在做事情的,本来十二连环坞的规模还可以,但是十二连环坞这本身就是为了当年的徐福镇建立的,就这么大。
后来尉迟给了他们一年的时间扩建,现在好不容易能够满足最后时期的徐福镇要求,然而呢?然而忽然之间就多出来了这么多的人啊!以至于江南现在就像是一个水库,结果十二连环坞就是一个小小的水龙头。
这是完全扛不住这种压力,只能说是咬着牙硬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