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沈阳浑河边上,
那里有我的亲人,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陷抚顺呀陷抚顺,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不停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
而等到高耀晋唱完之后,队伍中都直接哭声一片的!抽泣声一片的!甚至连杨国昌这种老于世故的官僚,眼角都是泛起了泪花呀!
因为这首歌唱得太应景了!再加上高耀晋稍稍改动了一下歌词,例如把东北改成沈阳,九一八改成了陷抚顺,所以在场的人更加感同身受!这唱的就是他们的故事啊……
而高耀晋见了就是暗暗点头——看来音乐是可以产生共鸣的!音乐的感染力是可以跨越时空的!三百年后的抗日战场可以!三百年前的抗鞑战场同样可以!
当然为了让他们感同身受,高耀晋还做了其他必要的改动……
例如原曲中松花江离着沈阳太远了,高耀晋同样把它改为浑河边上,总之要符合这支小队伍,这个时代的特点。
可就算这样,这首歌曲的灵魂没有变!震撼人心的力量没有变!
据高耀晋所知,当年只要唱起这首松花江上,东北军无不泪流满面,再也不愿打内战!再也不愿中国人打中国人了!
反而在调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正面战场后,人人都是奋勇杀敌!
甚至很多东北军都是高唱着这首松花江上,扛着炸药包往鬼子的碉堡上冲啊!那种强大的感染力……
所以现在高耀晋选了这首歌曲……这首松花江上同样具有这种强大的感染力!
甚至在高耀晋唱完之后,在一片哭声中,大伙都一致要求他再唱一遍的。
而作为始作俑者的高耀晋呢,唱完之后他同样是眼睛湿润润的,然后他坚持着唱完第二遍后,环视着这支小队伍,就开始打气:“所以我说诸位,我们还是要坚持啊!”
“没错,我们现在确实很狼狈!都被女真人像撵狗似的一路撵到这里!甚至我都累得不想再跑了!但是为了打回老家去!为了保卫我们的爹娘!我们能够就此放弃吗?能吗?”
“所以就算是死!我们也要和奴贼拼到底!”
“所以我们今天的撤退,就是为了日后更好的反击——打回老家去!”
“打回老家去!”
随着高耀晋的话音落地,下面已经应和声一片!吼叫声一片了!因为高耀晋说出的是他们的心声啊!
就好像李鹰,这个都不能算是好人的汉子,此刻都哭的像个孩子似的,连声道:“高大人说的一点没错的!”
“其他我不知道,但是铁岭失陷的时候,我爹我娘,乃至我的四个弟弟妹妹,都是死于奴贼之手!全家七口人只有我一个人逃了出来!”
“所以我从跑出铁岭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想好了,只要我李鹰有一口气在,就要和奴贼拼到底!”
“和奴贼拼到底!”
“和奴贼拼到底!”
于是经过这样的一番‘思想教育’,或者叫做思想动员后,虽然队伍中每个人依然身体疲乏,可是身上却有了劲儿!
至于悲观失望的情绪更是被彻底赶走了!
毕竟这也是明摆着的事情……只要是在辽东生活过的人,哪个没有吃过奴兵的苦头?哪个没有背负血海深仇?
所以在唱过这首《浑河边上》,整支队伍不说像打了鸡血似的,那也和之前判若两人了!
甚至连老官僚杨国昌,第二遍听完后都郑重的询问高耀晋,这首歌曲的名字和歌词,准备记下来好好传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