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十八章 辽阳失陷!

甚至连袁应泰坐镇的主城门都是如此。

所以等到四座城门全部打开,后金军像潮水一般冲入城内之后,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了!

这时依然还在城头指挥作战的袁应泰呢,看见城下这一情景,尽管他还算‘尽忠职守’,一整夜都没睡,甚至都没有下城头一步,企图挽回败局的。

可是见此情景之后,他也知道大势已去了——辽东不保矣!

不过袁应泰比起那些临阵逃跑的狗官,同逃三监军,还是有那么一点担当的,这也是他在历史上的评价不至于跌到谷底的原因。

这位拗经略早在上任的时候,就做好了思想准备——誓与辽阳共存亡!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所以只要辽阳失守,他就要以身殉国!

所以在此最后关头,袁应泰反而镇定了下来,然后再看了看身边仅剩的文臣,浑身浴血,却依然坚持抵抗的张铨张老大人……

袁应泰不由得惨笑连连啊……张铨这位平时他最讨厌的人,却是最后关头唯一留在他身边的人!这样的讽刺……

于是袁应泰郑重的朝张铨作了个揖后,忽然就是一伸手,挖掉了自己的两个眼珠子:“本院识人不明,还留着这两个眼珠子何用!”

“啊,经略大人何苦如此!”张铨见了就是苦笑道。

而袁应泰呢,却是瞪着双目流血的眼眶,声音嘶哑的对张铨进行了劝说……那些败类不应该活命!而张铨这样的贤臣却应该保留有用之身啊!

于是袁应泰就劝张铨逃离这个险地!现在后金军刚刚冲进来,一片混乱中,逃走还是有希望的。

而这个辽东经略在最后关头是怎么说的呢?

他就是用鲜血淋漓的双目‘看着’张铨道:“本院自奉命专征,无一日懈怠!欲恢复疆土,驱除鞑虏!奈何天数如此,如之奈何!”

“然辽阳已失,本院若退守河西(也就是辽河以西,这里指广宁城),不仅无颜面圣,亦羞见诸将士!所以本院决意以身殉城!然张公您无守城之责,可速出城,收拾余烬为退守河西计。”

袁应泰的意思就是我就死在这里了,身为辽东经略,殉国是我的职责!可是张老大人您不是辽阳最高长官,没有守城的责任,所以应当尽快撤离!

而面临这种生死关头,女真人正蜂拥奔来的关键时刻,一代名臣张铨是如何回答的呢?

他是这么说的:“我辈皆受国恩,今日患难,正当捐躯报国!愿相从地下,同为厉鬼击敌耳!”

所以这样的豪迈宣言,张铨不愧为一代名臣!辽东三好汉啊!

在面临异族入侵,性命交关的生死关头,他甘愿放弃活命的机会!他甘愿舍身报国!舍生取义的!

所以说如此气节,不愧为辽东三好汉!不愧为当代文天祥!如此气节,不愧为民族脊梁!民族精英啊!如此气节,也必将永垂天地!万世流芳!

而袁应泰见劝不动张铨,也就一声长叹后,不再多说,当然此时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附近的守军越来越少,后金兵蜂拥杀到,离他们只有几十步的距离了!

于是在这人生的最后时刻,在蜂拥而来的后金军鬼喊鬼叫的要活捉辽东经略的时候……

袁应泰就是整好衣冠,佩好尚方宝剑,收好经略官印,并叮嘱亲卫统领,在他死后必须烧毁尸首的!以免落入奴贼手中,以至朝廷威严受损!

这样安排好后事后,袁应泰又向京城的方向拜阙谢恩后,这才自缢而死!

此时在他身边还有寥寥几个忠义的官员,看见袁应泰自杀后也是随他一起赴死!一起共赴国难!

其中较出名的就有按察司副使何廷魁,看见袁应泰自杀后,他返回家宅,与一妻二女一起投井而死。

此外又有监军道崔儒秀,同样回到都司厅内自缢而死!忠臣良将,纷纷死难!辽阳城明天的太阳,将不再升起!

而再说城头这边,此时张铨看见大势已去,也准备自杀时,恰好叛将李永芳领兵杀到!

而李永芳是谁?要知道辽事走到这一步田地,就是从后金攻打抚顺,抚顺游击李永芳率先投降开始的!开投降之先河!

并且李永芳和张铨早就认识,所以此时相见,那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啊!

于是张铨见了李永芳之后连死都顾不上了,而是须发皆张,厉声怒斥:“你这个千古逆贼!引导蛮夷入侵我大明江山!你必将不得好死!”

而李永芳呢?听了之后却是全无愧色……因为这种狼心狗肺的东西,早已经不知道忠义廉耻是为何物了!

所以他不仅不感到羞恼,反而下令捉拿张铨,可怜后金军一拥而上,一代名臣,不幸被俘!

因为张铨名声响亮,声名贯彻整个辽东,所以老奴得知捉住张铨之后都是大喜过望的,亲自前来劝降。

不料张铨回应他的却只有两口浓痰!真以为每个汉人都像李永芳那样?不知忠义廉耻?想要老夫叛国?屈膝投降?那是做梦!

只是老奴十分爱惜他的才华,于是又让能言会道的皇太极前来劝降,可依然无效——高官厚禄,美女珠宝,全都无效!

最后百般无奈之下,老奴才下令诛杀的!可怜一代名臣,一腔碧血洒在了辽阳大地!痛哉悲哉!

而在辽阳城失陷后,大明更是在此战中损失惨重……明军死伤近七万!辽阳百姓被掳无数!辽阳城囤积的巨量物资财货更是尽入敌手!

并且随着辽阳失陷,辽东铁三角已经三去其二……开原失陷!辽阳失陷!只剩下最后一个广宁城苦苦支撑了。

至于辽阳失陷后,其辖下近百座军堡,上千座台、屯、墩、庄、全部应声而陷!

整个辽中平原的近四万平方公里广阔疆域、乃至辽西、辽南的大片地域,全部落入敌手!

至此就像高耀晋预测的那样,整个辽东大地,大明已经不复统治!

除了广宁这偏居一隅之地,整个辽东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江山,已经尽入敌手,大明统治了三百年的辽东镇,已经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