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和那只螳螂看到这情景,一个微微动容,一个摇头不屑,没兴趣再看下去了,悄悄退走了。
蛮元茫然看看周围。
哦,这还有个小吏强人高级领导没自杀。
“小吏”阎应元却是悲怆大哭吐血一头晕倒在地,越发奄奄一息。
阎应元,你可别想不开,醒来后也跟着一言不发直接玩悲壮自毁。大明王朝耻辱灭亡,与你这样的基层微末小吏可真没多大关系
赵云赶紧过去强行给赵昺和阎应元服下丹药,又忙着救治其他伤重快死了的明宋军修士。
高傲的虎精,和刁滑冷酷老鸟,也乖巧地与赵云一起抢时间救人。
就在蛮元站那理解了这些历史名人为啥自毁求解脱而发呆中,突然诡异再现。
崇祯秦良玉等溃散眼看彻底消亡的魂魄、整个战场残留的将士亡灵及已溃散为弥漫战场的大量鬼魂精气,猛地被某种力量抽取,打着暴风旋聚向蛮元头顶钻了进去,几乎眨眼间就完成了“清理”。
没了亡灵鬼气,战场上空的阴森昏暗顿时坚持不住了,尽管这里仍弥漫着强烈的恶煞血腥气,但,满天阴云迅速崩溃,太阳重新露出刺眼笑脸照亮了大地,也扫清了明宋将士心头沉重的阴霾。
包括有些修为的在内,明宋将士看不到蛮元脑袋的诡异吞噬,但这回,赵云、虎精和老鸟却是看到了蛮元脑袋上的漏斗旋涡个个惊讶得目瞪口呆。
蛮元注意的却是另一件事。
他发现文天祥等人的魂魄在溃散中突然泛起强烈的清朦气。
这种清朦气裹着散作云雾般的魂魄钻入了他脑袋,想必也是落入了魃所说的那个空间。
他有种顿悟。
那清朦气不是别的,应该正是文天祥的浩然正气歌里所说的浩然正气。
无疑,这些名人良臣儒士选择彻底死亡赎罪,却意外彻底达到了儒家吹的那种仁义境界,变得真正清正无私,没了儒教根深蒂固于灵魂的种种可耻毛病,心胸思想境界真正达到了圣人标准。
或许这些人并不是真的消亡了,以后能以另一种方式出现也说不定。
蛮元萌生了这么个念头。
他隐隐有了点期待,却也不免仍有强烈怨念。
自古艰难唯一死。
既然肯彻底死掉,哪为什么不能选择痛苦活着扎扎实实为忠诚追随了他们两世的人做点实事?
嗯——
貌似有什么不对的。
一死了之,最特么容易了。好好活着才难。带着大众在艰难凶险中活好才最难。
这些儒夫子啊,总是喜欢尽忠一死了之,美名有了,可事谁特么做呀真是不负责任。
赵云这种明宋之前的古人也知道这些名臣的贤良难得。
他惋惜地轻轻叹气。
这些人若是肯活下去效力,昭神国的上层管理者队伍可就大大充实了。
不过,他也理解这些人不负责任的一死了之行为。
说到底,这些人能从幽冥地狱转世到这重生为人,而且是能在这个世界反复死后投胎重生,靠的就是心头那口气,哦,准确说是靠的深刻在灵魂里的那股子执念。
现在,宿世仇家大敌彻底全死干净了,他们那股子执念也就散了,也就丧失了死了还能反复投胎重生寻仇的能力,一直憋在心头的那口气也散了,精神也就彻底垮了,也就活不下去了。
当年在地府,他和先生(孔明)在幽冥界到处寻找也死了的老婆孩子等亲人,试图在地府团聚,却无法找到,向地府打听,地府鬼差哪屑理睬认识到地府到底是个什么状况,意识到人间哪有什么希望,只觉了无生趣,也曾想自毁了之,但最后还是坚持活了下来,哪怕只能一直作个游魂野鬼。
赵云是无数次沙场生死熬出来的战将,意志不是一般的强大,能抗住打击。
孔明虽是文人,却也是意志超强者,而且纵然为鬼也照样胸怀大志——更大的志向。他说:“天地不仁,却给众生一线生机。我们得坚持活下去。活下去才有机会”
果然,一线生机来了。
谁知地府竟然也能毁灭。
终于脱离了幽冥世界永恒的禁锢在这个世界得了新生,又能活在阳光普照的人世间。
孔明先生就是这么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