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枢拥有着人类各种研究院的功能,能够让思考者在内进行科学研究。
这样就可以为集群意识节省大量的计算力,让它能够关注更多的事情。
而研究中枢建立之后,集群意识给各个思考者下达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去研发可控核聚变!
通过潜入者那吸取的经验,为了让指挥者和思考者这两种的智慧单位变得更加灵活,不只是进行程序化的行为。
为此,集群意识为这两种智慧单位进行了一定的意识嵌入,也就是让这两种单位拥有了次级意识!
次级意识,只是集群意识这个主意识的部分意识投影,而不是真的拥有了独立的意识。
如此一来,这两种智慧单位在平时的表现中就变得和一个真正的独立智慧生物没有多大的区别了。
只不过次级意识永远都在主意识的管理之下的,从一开始,背叛、私欲……这些念头就是不存在的。
至于潜入者这种指挥单位,当通往地球的空间通道关闭之后,潜入者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潜入者毕竟只是为了深入地球人类社会之中的一个临时单位,对于集群意识整体来说,没有什么用处。
除非等到需要潜入下一个文明之内,到时候潜入者就会根据对方生物的形态进行调整。
也就是说,只有在两个文明有着接触的时候,潜入者才会拥有其存在意义!
……
因为思考者拥有了次级意识,这就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了。
为此,一套管理体系便建立了起来——集群意识对一名思考者进行了管理能力的特化。
说到特化,就要说明思考者和指挥者的区别所在了。
两者除了形态的差别之外,在次级意识上,集群意识对其进行了不同方面的特化。
指挥者特化的就是指挥、军事方面的能力,而思考者自然就是特化了灵感、研发方面的能力。
而这名特化了管理能力的思考者称之为“管理者”也是可以的。
只不过外形和思考者一样没有变化,加上整个启源星只需要这名一位管理者就行了,所以也就没有必要进行特别的区分。
思考者的外形比较特殊,除了强大的感知器官外,身体还有着六条鞭须,可以灵活的操控各种设备、一期。
所以思考者开起来就和地球的章鱼有些想象——一个硕大的脑袋顶着三对偌大的眼睛,在短短的躯体三边各自有着一对鞭须。
至于思考者的能量供应、维生系统,就需要借助外置的维生设备进行了。
和思考者躯体相连的就是一根长长的管子,用于和外界的维生系统进行交换物质。
也就是说,只要将这条管子给切断,那么思考者就会死亡!
而和思考者相连接的维生系统,就是研究中枢的能力之一了。
如果没有移动的维生系统,那么思考者是不能离开研究中枢的。
随着思考者研究的开始,就需要对应资源的支持。
包括矿物、生物个体、设备、能量……这些资源全都是需要进行提供的。
而各种所需的资源大部分都是需要特别供应的,这样一来,矿物转化巢就有些不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