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级太空战舰是纯粹的太空军事单位,没有搭载什么舰载机,也没有用于可以登陆星球的设计。
就算是对地攻击,也只是电磁轨道炮和导弹附带的能力。
整艘战舰就和之前的那艘一样,就是一个实心的战舰。
一百八十米的长度从头到尾就没有多少空洞。
其头部是一个凿子样的形状,两边、上下都向中间收拢,在最中间有着一门同轴百兆级同轴蓝色激光炮。
蓝色激光炮采用的波长要比红色激光炮的短,其穿透力和损伤力强大了不止一个量级!
也正是因为这门同轴激光炮的强大,所以也是非常的耗能,基本上每发射一次就要进行一定时间的蓄能和冷却。
这也是因为这门同轴激光炮的能量转换方面还不成熟的原因所在,不然发射速度就要快得多。
而其它的武器配置,电磁轨道炮的数量增加的四倍、红色激光炮也增加了一门。
除了数量上的增加,其口径、功率也是增长了一个数量级。
倒是导弹垂直发射井的数量没有增加,只是提高了兼容性。
最重要的就是那十六套完全不同的近防—限制系统了。
每一套都由十二口防御导弹和三套双联装密集炮组成。
这套系统经过严格计算后,分布在战舰的各个地方,确保能够攻击、防御到战舰身周的所有空间。
为了给整艘战舰的提供足够的能量,集群意识为其配备了一座第二代可控核聚变反应炉。
这第二代可控核聚变反应炉是依靠重氢和重氦两种元素作为聚变燃料的。
能够提供远超上一代可控核聚变反应炉近二十倍的能量!
因此,经过强化处理的第二代高温等离子体推进器也就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推动力来。
其最高航速虽然达不到那两艘侦查船的每秒三百公里,但也达到了每秒两百多公里!
而在防御方面,除了覆盖全舰的双层叠加缓冲复合装甲之外,还有一套电磁斥力场。
电磁斥力场就是集群意识根据之前的实验经过调整、实用化后的“能量护盾”。
这套电磁斥力场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根据电磁场的排斥作用,能够将一些含有磁性的物体给排斥开。
也就是说,这条电磁斥力场只能防御一些实弹、金属碎片,根本就防御不了激光类武器!
先行级太空战舰除了这些配备之外,还有搭载的各种设备。
高级核心搭配最新研制出来的光子计算机,完全能够控制得了整艘战舰。
综合电磁探测系统就是整合各种电磁探测器之后的雷达探测系统。
光学集成探测系统除了传统的光学仪器之外,还整合了红外线、光谱探测等光学探测。
而抛弃式太空探测器,就是给先行级太空战舰搭载了一个太空散布式探测器的货仓,以便战舰走到那就能将探测仪器布设到那!
集群意识所设计的这种先行级太空战舰可不是为了单独建造生成的,而是为了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用的。
单打独斗从来不是集群意识的风格,为了能够在可以预料的太空战斗中获取最后的太空控制权,能够大规模的建造才是集群意识的本意。
……
三十多天之后,空间通道之外抵达了一艘有着外壳的运输船,并从中抛出了一颗小行星样子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