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在背离恒星的一面还有着其它的光学探测器,不然这个行星系的智慧生物是不可能发现得了的。
运输船载着那颗探测器快速的赶往了恒星哨站,准备进行逆向分析。
“看来必须在这颗卫星轨道之上建造一个集合了船坞、港口的军事基地才行。”
因为空间通道的位置关系,如果每一次有着什么任务都要跑到恒星哨站去,这一来一去的可是非常耗时的。
再加上为了预防未来有可能会出现的防御作战,这座前哨军事基地不管如何都是必须要建造的。
启源星的这个气态巨行星和太阳星火星一样大的卫星上有着几座采矿站,开采着聚变原材料和矿物。
集群意识只要将工程船给调来,然后再建一座资源处理站,它就能就近使用这些原料进行建造工作。
资源处理站,就是集合了核心巢、生产巢、合金精炼巢、聚变巢和太空港口的太空站。
启源星系这么大,资源产出点又这么分散,如果全靠恒星哨站进行处理是肯定处理不过来的。
所以这种能够大量的处理各种矿物,并生产各种设备、半成品、成品的站点就成为了启源星之内的重要节点。
集群意识为其配备了一个高级核心和配套的辅助计算机。
至于核心巢,就是原来的孵化巢进行升级之后的建筑单位。
简化了孵化巢的激化能力,新增了生物控制核心的组装厂。
生物控制核心的组装过程在人类看来,那就是一个非常残忍的过程。
从孵化核心出来原始胚体经过分级激化之后,这些好像只剩下一个脑袋的生物就会被组装厂流水线给带走。
组装厂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剔除生物体的非中枢神经系统的所有组织。
接下来组装厂就会将这套中枢神经系统给加装进控制核心的罐体内进行固定。
最后就是填充营养物质、桥接神经纤维、调试生物信号的输出与反馈——到此为止,一个生物控制核心就算是生产了出来!
因此,每一个资源处理站都相当于是一座简略化的恒星哨站,更是启源星系之内非常重要的节点单位。
而集群意识准备在空间通道前建设的前哨基地,肯定是少不了资源处理站的辅助。
所以,集群意识首先就在气态巨行星同步轨道上再建一座资源处理站。
和原来的本就存在的另外一座资源处理站一起为准备建设的前哨基地提供后勤资源和支援。
在调集了整个启源星系所有富裕的资源,整整六艘工程船用来组装这第二座资源处理站。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集中全力就将其给建造了出来。
随后紧接着毫不停息的就开始了修建起了前哨基地。
这座前哨基地除了一座船坞之外,就是大量的锚点,用于停靠、维修可以预见的太空舰队。
另外,自身的防御体系除了那些大量的导弹发射井、近防—限制系统和大口径电磁轨道炮之外。
最为显眼的就是基地中心最高处那可以无死角旋转的双联装超大口径的蓝色激光炮。
为了这座双联装的要塞级的激光炮,基地之内更是有着一座可控核聚变反应炉为其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