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工程船用剩下的物资对着空间站扩建了大量的恒星能收集板。
工作站的位置本来就是在三颗恒星的环绕中心区域内,在这里可是有着三颗恒星能的照射呢,如此充沛的能量没有不利用的道理!
经过又是一年多的扩建,工作站已经完全的变了一个样,变成了一个球形的表面有着无数延伸枝杈的恒星能收集器。
只有在面对着既定区域的地方留下了一个六边形的开口,以便让引力牵引线通过。
工程船和星际运输船再次撤离,工作站再次开启。
只一次的开启,需要进行一定的蓄能准备,毕竟恒星能不是可控核聚变,对于能量的收集是有一个工程的。
当工作站内部所有高能存储器全都存储满了后,工作站这才真正的开启了引力牵引器。
一开始照常如初,只是能够看到空间在扭曲,但是随着能量和引力牵引器的功率持续增长后,空间的扭曲总算是有了一点不一样——在那个点上出现了一个黑点。
但是也只是如此了,因为这三台引力牵引器在持续增长的能量输出中,不堪重负的全都给熔毁了!
这有点出乎意料的意外,让集群意识它不得不进行第三次尝试!
只不过这第三次尝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行,因为在启通星系的工程船已经将星际运输船的物质给耗尽了。
趁着准备的时间,集群意识对于前两次尝试所获取的信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计算,准备看看有什么没有发现问题。
对于亚空间的信息大都存在于理论之上,这两次的尝试虽然都失败了,但是也获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这为接下来的尝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支撑。
进攻分析和计算,集群意识发现就凭现有的工作站的那点能量,就算有着功率更大的引力牵引器,也还是不足以打开亚空间。
所以它在准备功率更高的引力牵引器的同时,也在准备扩建工作站的能量收集板,以及建设更多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
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去分析、建造、准备……,然后新一批的星际运输船再次从启源星系前往了启通星系。
又是七十六年的航行时间,一支更加庞大的星际运输船满载着物资前来支援建设。
如此算来,两次航行的时间加上施工和准备的时间,一百六十多年就这么过去了!
在这一百六十多年中,启始星系还在持续的开发中,远升星系的开发也初步有了成效,建起了恒星控制站和几座采矿站。
另外,对远升星远升人的提升计划也在持续中,此时远升人的文明还是出于原始部落时代,对于火焰和石器的使用越发的广泛,但是还没有诞生金属冶炼技术。
启通星系这边,趁着支援星际运输船到来的这段时间,工程船拆除了原有的工作站,并用回收的材料为新工作站搭建了好了一定规模的骨架。
等到第二批星际运输船到来之后,工程船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建造。
首先就是完善新工作站,并安装三台体型、功率更大的引力牵引器。
随后,就是以支撑通道向外延伸了十公里,建造了一个半径十公里的庞大的半球形恒星能收集器!
如果在这个半球形的内部不是引力牵引器的工作平台,而是一颗恒星,再将恒星能收集板的方向跳转一下,这就是一个完成了百分之五十的戴森球!
如此庞大的恒星能收集阵列,就算工程上没有什么困难,但是规模上去了,建设的时间自然也是会很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