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集群意识准备将那三颗恒星变成三颗戴森球,然后用三颗戴森球的能量来打通亚空间!
如此庞大的计划、如此大胆的计划、如此耗时的计划……真不知道集群意识它是如何想出来的!
虽然经过环恒星粒子对撞机对于戴森球的技术有了充足的验证,但是想要一次性将三颗恒星都给包裹起来,还真有点步子迈得大了会栽跟头的危险呢!
甚至很有可能,这一次的危机就是现阶段的文明陷阱!
首先的一个困难,就是建设一个将恒星都给包裹进去的庞大构造物,所需的物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很有可能就是将启源星系的所有资源给消耗光了也完不成,就更不要说包裹住三颗恒星了!
为此,集群意识制定了两步走的计划——「戴森计划」!
戴森计划的第一步,就是用一个单恒星行星系的恒星来做实验,在进一步验证戴森球技术的同时,也是为了方便计算和计划建设的所需物资到底需要多少。
而这个作为实验的行星系,就是位于启源星系“头顶”四点三光年的一个拥有和三恒星最大的一颗恒星一样的黄白矮星。
只要验证了在黄白矮星上能够建成戴森球,那么在更小的恒星上也就能建造成功。
这个编号为「启一丰1」的行星系的区域坐标为(0031,2327,3618)。
而这个行星系的编号中有个“丰”字,就代表了该行星系之内有着丰富的资源。
在目标行星系内有着丰富的资源,就可以不必让启源星系进行支援,只需要提供一开始的建设资源就行了。
集群意识为这个行星系取了一个名字——「启暗星系」,代表着这个星系即将暗淡下来。
当恒星被包裹住后,行星系自然也就没有了光照,只能暗下来!
集群意识对于启暗星系的开发当即就提上了计划,并开始准备建设用的物资。
又是十年之后,一个船队从启源星系出发赶往了四点三光年之外的启暗星系。
该船队将于一百零八年之后抵达,将会启暗星系建设成一个资源产出行星系!
为了建设戴森球,集群意识对启暗星系的资源可不会像启源星系这么“温柔”,而是准备掠夺性的开采各种资源,只是为了尽早的收集到足够的原料。
集群意识在意识网路中设计出来了戴森球的设计图,并将其分成了三个建设阶段。
第一个阶段,将会围绕着恒星建设一个框架,这个框架的样子像是一个纵横交错的铁笼子将恒星给“囚禁”了起来一样。
只不过为了让这个框架更加牢固,还设计有斜撑支架,所以整体看起来到处都是三角形的格子。
集群意识先建设框架也是为了验证材料技术的可靠性和整体设计的可行性。
不然到时候建设着就发现突然崩溃了,那个乐子可就大了。
第二个阶段,就是在框架建设完成后,先将恒星中部一圈的格子先填充玩恒星能收集器。
这也是为了谨慎起见,更是为了技术的验证——集群意识就会这样一边验证一边建造完整个戴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