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8章 无尽意识

一路探索一路建设、一路建设一路探索。

探索船也会因为意识网络的原因只能在五光年范围内活动。

所以只有在自展枢纽建成以后,探索船才能在多出五光年的探索距离。

远征计划的前期工作,也是为了完成集群意识新阶段的扩张,它也要成长一下“身体”才是。

特别是当超光速航行科技树被它彻底点亮之后,集群意识“身体”的成长也就没有了最大的限制。

照此下去,迟早有一天集群意识会将整个星河都变成它身体的一部分!

而现在嘛,集群意识还得一点一点的去占领身旁的这些数以万计的行星系才行。

因为这一次的扩张是和远征计划的前期工作融合在了一起进行的,所有在建设恒星控制站的时候,为了增加扩张速度而减少了大部分功能。

在恒星哨站的基础上,就只有一座用于扩张意识网络范围的自展枢纽——可称之为「恒星扩张站」。

扩张站就是为了远征计划所准备的,同时为了扩张,在这片面向三千光年之外的星区的建设就不是一条向前的线了,而是区域性的建设。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需的资源才会这么多,耗时也会相对久一些。

建设是一个重复性的过程。

超光速星际运输船会以单船的形式在各个行星系之间来回穿梭。

最新的超光速工程船,其建造能力达到了之前的建设船队的程度,所以也会以单船的形式进行建设。

而超光速探索船是数量最少的一种航行单位,在最外围建有自展枢纽的行星系之外五光年的范围内来回活动,探索着新发现的行星系。

运输船满载着资源前往前线施工地,又或者空空如也的返回后方去接收前方所需的资源。

一艘工程船独自负责建设一个行星系的恒星控制站,直到有什么变化,才会有其它工程船前来一起加紧施工。

经过这几千年的发展,纳米科技也早就不同往日,材料全都是以纳米机器的形式进行保存的。

根据材料的种类和用途,有着不同的纳米机器,如装甲和普通的合金使用的纳米机器肯定是不一样的。

在建造的时候,工程船的用途更多的是将各种纳米机器进行分门别类的投放至既定区域之内,并提供初始的建造能量。

随后这些纳米机器就会在工程船远距离的能量供应中,自行根据工程船所发出的信号进行契合。

就好像是一块外部装甲板,在纳米机器的有序契合下,其尺寸、形状的精度也是纳米级别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的一艘工程船才能完成之前一个工程建造船队才能完成的任务。

等到恒星扩张站完工后,探索船也早已将周边的行星系给探索完毕了。

这个时候,工程船也不会多待,而是赶往了下一个需要施工的行星系。

在赶路的时候,工程船是很有可能会和一艘满载着资源的运输船一起行动的。

而在大部分时候,是工程船独自赶往下一个建设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