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醒的瞬间,他的脑袋急忙一转,看向了身旁的包袱。
包袱内,九把磨的锃光瓦亮的菜刀被粗布包裹着,整整齐齐的放在一起。
清点了一番后,阎添岁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还好没丢……哎!这生意是愈发的难做喽。”
说着话,阎添岁从包袱的夹层里取出了一本账簿。
翻开第一页,上面赫然写着四行大字。
“大宁朝历,一七三年,七月十五日。”
“丰源人士刘捷安,赊菜刀一把,”
“卜,身家万两以上,若成,收账三成。”
“时限,三年!”
今年是大宁朝一七六年,距离赊出那把菜刀已经过了三年时间了。
而今日,阎添岁就是来收钱的。
阎添岁的职业很特殊,乃是除外八行,内八行,阴八行,这三行之外的另一行。
赊刀人!
赊刀人这一职业可以起源于大清朝,大概能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鬼谷子一门。
只不过,那时候不叫赊刀,而叫卜卖,再后来又叫打账。
至于是什么时候变成的赊刀,阎添岁不清楚。
他只知道,他就是来收钱的。
老爷子当初给那刘捷安赊刀时留下了一个预言,三年之后,他的财富会累计至万两以上。
若是这个预言成真,那么刘捷安就要付出三倍的身家。
若是不成,那这把菜刀就送予他了。
而当时穷困潦倒的刘捷安自然是点头同意了,并且给账簿上按上自己的手印。
当手印落上去的瞬间,便代表着契约达成。
阎添岁很穷,他全身上下所有的资产就只有这九把刀,以及那一本账簿。
账簿是老爷子临走的时候给他的。
根据老爷子所说,他这一辈子赊出去的刀,恐怕能堆满好几个窑洞。
然而,刀是赊出去了,可这账却是要不回来了。
老爷子岁数太大了,他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跋山涉水的到处讨账了。
于是,临终前,老爷子便将这一本账簿交到了阎添岁手中。
账簿很厚。
阎添岁才疏学浅,他不知道该用什么计量单位来形容这账簿的厚度。
不过有一点很明确,那便是,只要能把这个账簿上的钱都收回来之后,阎添岁就可以买个大宅子,取七八个老婆,然后生一堆小孩,给阎家开枝散叶。
而为了这个“宏大”的梦想,阎添岁必须得努力。
“出发!”
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踏着夜色,阎添岁便出发了。
很快,城隍庙就被落到了身后,直至消失在地平线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