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一场手术,汤茜和王建合作。从手术准备开始,王建医生就在不断叹气,直到手术结束后,他还是在不断叹气,愁眉苦脸的。
汤茜忍不住问:“王哥,你怎么了?”
“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王建一边脱下手术服,一边又是忍不住叹气。
“和嫂子吵架了?”
汤茜平时不喜欢打探别人的家事,但王建的老婆也是他们医院心内科的医生。汤茜做规培生的时候,王建的老婆还是她的带教老师,关系要知近一些。
“是我奶奶!”
王建话说的不清不楚,汤茜忍不住笑他孩子气,四十多岁的人还能和八十多的奶奶置气?
“老人家就是小孩子心性了,你就让让她吧!至于这么发愁吗?手术时护士们都不敢给你递工具,你那张脸真是阴沉的让人不敢说话。”
汤茜一向快人快语,对王建把情绪带到工作上来,早就想提点一下了。
“我才没和我奶奶吵架呢,我是心疼我爸!”
王建这一会儿他奶奶,一会儿他爸爸的?真的把汤茜绕晕了,完全不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
“我奶奶今年九十岁了,腿脚不太好,生活半自理。”王建开始和汤茜讲起“家里那本难念的经”。
“目前一直都是我爸爸照顾奶奶的,最近我爸爸关节炎发作,自己都应顾不暇。就求助叔叔和姑姑过来换他几天班。他们都说忙着给子女带孩子之类的,谁也不肯来。我奶奶又洁癖,受不得家里面有外人来。”
“我爸爸夜里腿疼的睡不着,白天还要一瘸一拐去照顾奶奶。我们又要工作,完全帮不上忙。想想心里就难受。”
“我奶奶有六个子女,可生那么多子女有什么用呢?老了老了,愿意照顾她的只有我爸爸一个人!”
王建忍不住抱怨一句,随后又开始杞人忧天起来,“将来我那个淘气的儿子,能不能指望上还说不定呢!”
汤茜笑了一下,没在说什么。她还没结婚,也没有子女,再说将来事,谁也说不准!
不过从事医疗工作这么些年,看过太多的患者与家属的故事,汤茜也只能感叹一句,人性,犹如黑洞,深不见底。
换好衣服刚一回诊室,汤茜就接诊了一个老先生。
老先生送来医院时已经休克,检查结果是肠坏死,需要立即接受手术。
汤茜在ct上同时还看到病人的肝脏上有许多的阴影。
陪老先生来看诊的家属有十几个,大家都对病情相当的关心,每个人都有不少问题要问。
虽然“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故事屡见不鲜,但也有许多病人是在儿孙的陪伴下离开的,总还是有不少孝顺子孙不是。
汤茜认真清楚给家属说明需要手术的理由,在解释的最后,她提到了肝脏上的阴影。
“肝脏上有许多阴影,从影像上来判定有可能是肿瘤,请问老人家有肿瘤的病史,或是做过相关的检查吗?”
家属们面面相觑,似乎都对这个意外发现赶到相当的吃惊。
汤茜接着说:“现在手术是为了救命,肿瘤的问题固然重要,但眼前的当务之急是先解决掉肠坏死。”
家属们还在七嘴八舌的谈论,为了抢时间,汤茜已经通知手术室,准备手术。
手术还是汤茜和王建两个人配合完成,王建一见到这一家子人齐心协力的状态,忍不住在手术中多次感叹,“瞧瞧别人家多齐心,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手术中所见也与先前ct扫描的显示一样,整个肝脏到处都是肿瘤。在不可能把肿瘤完全切除的情况下,汤茜取了一些组织交给病理科化验。确认形态,已决定后续的治疗。
手术算是成功,术后病人恢复得相当的顺利,三天就可饮食下床走动。
只是遗憾肝脏肿瘤的化验结果,仍确定是远端转移。
汤茜在病人手术后的第四天,请来了肿瘤专科医生过来会诊,在外科无法医治的情况下,希望靠化疗药物减缓肿瘤的生长。
但肿瘤专科的评估结果却是:病人年事已高,加上心脏曾做过搭桥手术,并不适合接受化疗。并且以形态和扩散程度来看,化疗逾期不会太好。
肿瘤科不太愿意接收病人,汤茜作为主治医,也只好把治疗方式转向保守,既然治愈肿瘤也不太可能,只好不增加病人痛苦,改善生活质量为原则方案。
当病人的进食和活动都几乎恢复正常时,汤茜开始安排病人出院事宜。
汤茜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倒不如趁着现在能吃能走,赶紧回家和家人多聚聚,享受最后的天伦之乐。
住院这一段时间,病人的三个儿女经常来探望,对于老人的各项照顾工作也都事必亲躬,每次来还带着老人爱吃的小点心,一家人的状况特别和谐。
不仅王建医生羡慕嫉妒,连汤茜都开始羡慕老人家把子女教育的这么好,都这样的孝顺。
汤茜告知三个子女,老先生可以出院回家后,她本以为子女们会为父亲的出院赶到开心,也很乐意接父亲出院。
没想到他们商议后的结果,却是送父亲去敬老院。
当汤茜知道这一结果时,滤镜碎得渣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