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卷 第七十六章 校阅大典

军容整肃,军歌嘹亮,军旗猎猎。

校场之上的皇家禁卫军官兵早已按各自编制列队在两黄旗校场。步、骑、炮、工、辎,各色兵种一应俱全,官兵们身穿崭新的作战军服,队阵整齐,模样威武,从头到脚洋溢着天子亲卫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在校场的周围,参观校阅的观众早已济济一堂,除了国会两院的议员和内阁各部主要官员外,驻京各国使节、各国主要媒体记者亦悉数到场。在洋鬼子当中,除了少数军事教官与禁卫军接触较多外,其余人对禁卫军都是只知其名而不知其实,眼下得到这样一个深入观察和了解的机会,如何能不用心?

内政侍郎赵秉钧虽然看上去所有注意力都在禁卫军那里,但其实他的眼神经常有意无意地在洋人观礼席上扫过,对俄、日两家的观礼众尤其注意,亦暗自提高警惕。

远远看见黄旗列次而来,那是皇帝的御驾来了,英姿勃发的御前侍卫执掌着象征着皇权的旗帜,引领着天子御驾快步而来。从紫禁城到德胜门,原本皇帝是该乘坐32人抬的舆轿前往,但在维新时代,一切都有创新和改革的空间,皇帝这回前来的御驾,居然赫然换成了汽车!

早在几年前,德国就送了两辆汽车给慈禧,慈禧虽然对汽车啧啧称奇,但对于驾驶员坐在她前面开车倍觉不满——天下居然还有敢坐在老佛爷前面之人?为显示自己地位的尊隆,非要司机跪着开不可。可想而知只能是一种妄想。林广宇亲政之后,原本搁置许久的汽车又重新焕发了生机,皇帝是明白人,他才不会介意司机坐在他前面开车。

对于皇帝爱摆弄新东西的秉性,宫内上下无不知晓。远的不说,单就自行车一物,皇帝就经常在皇宫里兴致勃勃地开骑,其技术之熟练让人叹为观止——废话,这原本就是穿越者最基本的能力。皇帝现在迷上了汽车,亲信护卫自然也得随从,只是有一样,不管是谁都不放心皇帝自己开车,汽车不是自行车,万一出个什么事端如何得了,而林广宇以前也不曾拥有驾照,自驾车的梦想只能随之破灭。

德国方面得知这个情况后,作为双皇债券成功发行的添头,去年通过海运又为皇帝送来两辆最新款式的奔驰汽车。这两辆轿车浑身漆黑发亮,外形线条颇有现代时尚(虽然林广宇怎么看都像是老爷车),发动机也好,底盘也罢,都是最新科技的结晶。更绝的是,其中一辆还被做成了检阅车模样,车顶上开了天窗,皇帝可以站立起来通过天窗而检阅全场,真是妙极!

皇旗越发临近,汽车低沉的轰鸣声由远及近,眼看仪仗队拐完最后一个弯后,阅兵总指挥良弼举起了手中的军刀,高呼:“众将士!”

“诺!”

“立正!”

“敬礼!”

“哗!”地一声,全军将士全神贯注着指挥令旗的挥动,按照统一号令,一并举枪向帝国皇帝致敬,动作整齐划一,尤见章法。

与此同时,禁卫军军乐队奏响了威武雄壮的军队进行曲《崇戎谱》作为校阅的主旋律,当乐队奏响高潮处的最强音时,天子御驾亦正好来到校场正中。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全场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上万名禁卫军士兵、数百名议员与朝廷重臣一起发出发自肺腑的欢呼声,就连一脸随意的各国使节亦站直了身体,对御驾投以行注目礼。当然,德国大使在目睹德意志最新出品的汽车时,脸上满是笑容——禁卫军的军制也好、军械也罢都学之德国;军人的训练也好,操演也罢,都直接在德国军事顾问的指导下进行;皇帝的戎装也好,乘驾也罢,无不洋溢着鲜明的德国特征。如果说这样还不能显示德国对华影响力的提升,他想不出来还有什么方式可以证明。

“禀告皇上,帝国禁卫军校阅大典准备完毕,请求开始。”良弼今日骑在一匹枣红马上,配上陆军中将的戎装显得分外威武,他恭恭敬敬地行了撇刀礼,请求开始。进行曲已经停止了,全场肃然,无数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这里。

皇帝已端坐在观礼台中央,微笑着说道:“好,开始!”

“全体起立,升帝国国旗,奏帝国升旗乐!”

典礼官的声音随着高音喇叭传遍全场。只见4名仪仗兵抬着国旗缓缓走向旗杆中央,帝国黄龙国旗随之冉冉升起,所有人行军礼,军乐队奏响了嘹亮的升旗歌——《颂龙旗》:

“于斯万年,

亚东大帝国!

山岳纵横独立帜,

江河漫延文明波;

四百兆民神明胄,

地大物产博。

扬我黄龙帝国旗,

唱我帝国歌!”

在嘹亮而雄壮的乐声中,国旗缓缓升到了旗杆中央。

“全体注意,一起唱帝国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