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爹和胡里正最终也同意了沈雨醉的提议,不过沈爹决定将考试分为了两个阶段。
七到十岁为一组,十一到十三岁为一组,这样考试对小一些的孩子公平些。
不过这些就不是沈雨醉该考虑的问题了。
按照这样的规则,最终沈爹记录了六十八个名额。
为什么只是名额而不是名字,因为许多人家不止一个孩子想上学,要他们当场决定到底哪个来学堂实在太难了。
难到不少人家的亲兄弟已经当场滚在地上开始干架。
沈爹只能告诉他们,每家名额只有一个,到底谁来可以回家慢慢想(打架)。
这些名额中小河村只占一半,为此走的时候很多人家已经吵起来了。
吵什么,当然是吵自家媳妇把娘家的孩子往小河村带。
要不是这些女人舌头长,自家就不会因为人数太多只得到一个名额,更不用在一个月后还要面临没学可上的命运。
女人们其实也后悔,娘家的孩子哪有亲生的重要。
她们只想着多自己娘家一两个孩子不要紧,却没料到全村的女人都是这么想的,这下可不是坑爹,呸,坑娃了。
反正接下来三天每天都有上沈家说情的,然后全被做客是假,赶人是真的胡里正好一顿训斥,一个个缩着脖子悻悻离去。
三天后正式开学,六十几个孩子坐在狭小的学堂里挤挤挨挨,窗外还探头探脑的站着不少本村的孩子。
这些都是没抢到名额的,又因为是本村的离得近,这才一个个的挤在这里。
沈爹不仅不阻止,念书的声音还特意提高,于是一天的课上下来,沈爹成功劈了嗓子。
‘怎么不小心些,这样明日该疼了。’
哑娘心疼的给沈爹倒了萝卜水,沈大郎种的白萝卜终于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
“那些孩子也只是想读书识字,我将声音提高一些他们就能听到,这样也能避免因为他们兄弟没学好而耽误了好苗子。”
没错,可以说全是兄弟。
这是沈雨醉都没考虑到的事,因为一家只给了一个名额,那些本来想男孩女孩一起送的村民全都选择了送男娃。
学堂里的女娃只有沈雨微沈花朝姐妹,走后门的文白和村里的胡朵朵四个。
她家生了四朵金花,胡花花胡朵朵胡青青和胡小草。
没有男娃可选,这才通过抓阄选了二女儿胡朵朵。
‘那也不能不顾你的身体,咱家不靠这个赚钱,光那些书就能抵得上他们大半年束脩,你这样我宁可你不去办这个学堂。’
哑娘有些气愤的不停比划。
沈爹买的那三十本书一本一百三十文,这还是最初级的千字文,可见这年代书是真的贵。
“好了好了,我知道错了,明日我一定好好说话,绝不让你心疼。”
‘胡说八道什么,我就是觉得你这样对身体不好。’
那不还是心疼,沈雨醉和沈雨微同时翻了个白眼,整齐划一的站起身看向自家的兄长姐妹。
还不走,等着爹爹赶人吗?
沈雨醉回到自己房间,文兰已经铺好了床,见她进来急忙俯身行礼。
“你这是做什么,不是说了不用搞这一套嘛。”
用下人她可以当用保姆,她付钱保姆工作,很正常的雇佣关系。
但文兰要是整日给她行礼给她下跪着实没有必要。
文兰十分坚持的行完一礼,
“这是谢小姐给了文白读书的机会。
我们只是下人,小姐却愿意为我们徇私让文白去学堂,奴婢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谢小姐,只能做这些虚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