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两日沈大郎都和沈雨醉都陪着沈雨杏一起到店里去帮忙。
头一天买了马卡龙的客人第二天回购的很多。
虽然大家都只买一两块,但架不住人多东西少,每天都是半下午就回了家。
与此同时沈大郎的蘑菇菌种植也迫在眉睫。
当初他做了几十罐对比实验,最后得到的蘑菇菌有多有少,筛选出最合适的方案记录,方便下一次继续选择。
而成功繁衍的蘑菇菌不能再待在陶罐里,可这么大的工程,要是自己干非得累死不可。
“花银子找人吧,这些东西一旦开始就得尽快弄完,光蒸汽杀菌就得连续三天两夜,单咱们不行的。”
哑娘赶紧摆手比划,指指在场的几人,意思是家里这么多人呢,轮着看可以的。
沈雨醉坚持道,
“雇人是必须的,不仅是转移蘑菇,看这个菌丝的数量大哥准备的那点木屑根本不够,木架也不够。
爹爹要不先去问问广兴叔和胡勇叔,这活男女干都可以,要是婶子们愿意来也一样给钱就是。”
总不能为了这点不舒服累死自己,这些菌丝培养的很成功,沈大郎也很认真。
今年还只是事出匆忙准备的少,只要今年成功,明年肯定还要扩大规模。
一直自己干,她是傻了不成!
沈爹其实是不太想找两人的,毕竟以前他们都是一起干活的,相互帮忙也是常有。
要是让人家白帮忙吧沈爹过意不去,要是给钱吧,又怕两人心里不舒服。
可要是请了别人,那更显得不把人家当朋友,沈爹一时间倒是为难起来。
最后沈爹还是去找了广兴叔和胡勇叔,两人也确实极力不肯收银子。
但沈爹很坚持,并且说明就算是请别人也要给钱,若是他们不收,那他就再也不好意思请他们了。
最后两家自然同意,吴家来了三个人,广兴叔夫妇和大儿子吴达,吴双和吴三儿都得上学来不了。
胡勇叔家是五个,夫妻二人加上一儿一女一儿媳,女儿还小干不了什么,儿媳怀着四个月的身孕也就是凑个数。
村里可没有怀了孕就不干活的这习俗,沈雨醉只能尽量让胡善媳妇干些坐着的活。
沈爹按一天一家五十文给,算是很高的价钱了。
沈爹每天还要去学堂教书,沈大郎送走了沈雨杏就得赶回来。
几个壮劳力负责刨木屑和搭木架,女人们负责将木屑切的更碎。
然后沈大郎会按照提前算好的比例放入石灰麦糠牛粪糖等各种基料。
光木屑的分类就有十多种,等到这些蘑菇出来才能确定哪种是最合适的。
再之后将这些配置好搅拌好的木屑装入早已准备好的布袋,摆上蒸锅。
沈家那一个小蒸锅都不够丢人的,沈大郎找镇上的铁匠花大价钱定了一个连着管子的铁箱。
这边烧火,铁箱里就可以有源源不断的蒸汽,算是简易的蒸箱。
工作做起来其实并不是很难,只是熬人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