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带着新娘子来喽!”
本就热闹的吴家外传来了村民的叫嚷,广兴婶子高兴的赶紧叫人放鞭炮。
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吴达背着新媳妇到了门前。
两位新人得先在门口被吴家这边的亲戚围着扭秧歌,广兴叔和广兴婶子被化了个大花脸,背着福娃娃也被众人簇拥着。
然后跨火盆,踩瓦片,拜堂成亲,送入洞房。
人群嘻嘻哈哈的看热闹,其实全程下来新娘子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走完了流程就是亲戚朋友吃饭,新娘子已经在洞房了,这会儿盖头应该掀了。
吴家的饭菜不算差,但沈家几个孩子来说真的不稀罕。
况且桌上还有其他人,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姐妹几个没吃两口就停下了。
沈雨醉在新娘子的送嫁队伍中看到了几个熟人,尤其还看到了哑娘小时候的玩伴菊香婶子。
她身边坐着个吊儿郎当的男人,怀里还搂着两个怯懦的孩子。
注意到这边的沈家讨好的冲着哑娘露出笑容,哑娘也点头回了,但没多说。
“走走走,咱们去看新娘子去!”
人来疯沈花朝一手拉着沈雨微一手拉着沈雨醉,给吴三儿一个你懂得眼神,带着几人就要去看新娘子。
新屋子是今年新加盖的,屋子里很干净。
几人进去的时候小赵氏好像做什么,听到有人进来才赶紧坐好。
“你们来了,快进来吧,外面冷,这边有火盆。”
其实真没多大效果,这么大的屋子就一个小火盆,不比外面暖和几分。
坐在床上的小赵氏并没有穿大红色的喜服,而是红棉袄加黑棉裤的组合。
村里这样的事很多,毕竟喜服除了成亲当天再想穿就只能拆了重改,那可得浪费不少布料。
但红棉袄不一样,成亲的时候穿喜庆,平常穿也不突兀,关键还能穿很多年。
沈雨醉不着痕迹的打量着面前的女子。
这是个圆脸高胸脯的女子,厚实的棉袄穿在她身上撑得鼓鼓囊囊的,臀也挺大的。
典型村里人喜欢的福气长相,怪不得广兴婶子喜欢。
她的面相也很不错,好看谈不上,只能说看着十分舒适大方。
眼神不经意的扫到了床头的一叠被子,好像有点不那么平整,中间的两个好像还蜷曲了一角。
而且那个花型怎么有点眼熟,蓝底白花,好像是沈雨杏从县里带回来送给广兴婶子那块。
她记得村里好像是有习俗,男女双方家长给新人准备的被子,谁家的放在上面就表示夫妻之间谁占上风。
据说这条规定最初是入赘的人家为了表示主权想出来的。
后来百姓间也会用,但也就是个流程,都是默认女方被子在下面的。
可现在,沈雨杏送的花布棉被被压在了下面,上面的几条被子质量明显不如下面广兴婶子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