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子面面相觑,你都说了疑点重重,这不就是暗示我们答应吗?
虽然大家都清楚三皇子应该并不冤枉,但此时把他再拉出来显然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不仅能堵住悠悠众口,关键还解决了储位之争,毕竟人家那是正儿八经名正言顺的未来皇帝。
能站在朝堂上的这点弯弯绕还是看的懂得,纷纷高呼‘陛下英明’。
其中尤以三皇子外公常老大人最是声音洪亮,不犹让人直呼一句‘小人得志’。
常老大人才不管他们怎么想,三皇子就是常氏继续繁荣昌盛的支柱。
自打绿平会喊出‘代天择主’的口号他就在计划着这一日,不然也不会苦心孤诣的拉拢高大人了。
“陛下,虽然三皇子得以沉冤得雪,但河东民乱到底是因三皇子而起。
解铃还须系铃人,以老臣之见,不如就派三皇子再次前往河东。
一来安抚乱民,救百姓于水火。
二来也可为趁机挽回朝廷清名,一举两得!”
跟着众人下跪本就不开心的庸王此时更不开心了,恨的指甲都快掐进了肉里。
一举两得,他看是只对三皇子一举两得,不,一举三得!
借着此事揭过贪污灾银的过错,稳固未来储君地位,趁机抢夺阿郁功劳打压阿郁,顺带还能让朝臣看清。
亲的就是亲的,不管是算计还是立功都没用。
若是三皇子都去了,阿郁此前的辛苦将再次为他人做嫁衣。
而且因为这件事三皇子怀疑是阿郁动的手脚,两人已经结下了梁子,要是再把他送到阿郁身边,那不定阿郁就得‘意外身亡’!
但此时他却什么都做不了。
明正帝正是怀疑他的时候,他若是站出来反对,那就更坐实了故意构陷三皇子,趁机推儿子上位名声。
上首的明正帝轻飘飘瞥了常老大人一眼,一旁的王喜不由讥笑。
还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三皇子的愚蠢自大就是从母族继承来的吧。
果然就听明正帝道,
“朕看就不必了吧,前段时间惠妃还跟朕哭诉三皇子在府中整日忧思悔恨,吃不下饭,喝不下水,瘦的躺在床上都下不来。”
“陛下,为国分忧乃是三皇子分内……”
“常卿家,虽然你是三皇子的亲外祖,可他也是朕的亲儿子。
作为一个父亲,儿子的身体对朕来说比分忧重要的多。”
于是当天三皇子就收到了冤屈被洗刷的好消息,。
但于此同时,明正帝特意送了无数补品和一道圣旨过来。
强制要求三皇子在府中养病,不养好绝不能出府,一片拳拳爱子之心可谓溢于言表。
宣旨太监走后三皇子屋内噼里啪啦砸了整整半个时辰,连三皇子妃都不敢进去劝解。
明白人都看的清,强制养病与被拘禁其实毫无区别。
三皇子更是连自己的母妃也怨上了。
求情就求情,非要用什么忧思成疾的由头,以至于现在他被困在府中,错过了杀死李留郁的大好时机!
直到侍从何承带来了常老大人要他安安分分的不要惹事的口信才冷静下来。
但他冷静了有人不冷静,好不容易把三皇子给搞下去,现在竟然前功尽弃,如何能忍!
“王爷,咱们真的要这么做吗?”
男人温和的抓住女人的手,